二聆拒保,大快人心,今昔之後,何去何從?章瑩穎案於昨日下午三點於伊利諾伊州進行二次聆訊,嫌犯克里斯滕森因被判定為
“對社會具備危險性”而被法官Eric拒絕保釋,該嫌犯一週兩次被聯邦法庭拒絕保釋,結果尚屬意料之中,倒也寬慰人心。
據悉,克里斯滕森於6月29日曾經到達章瑩穎的家人朋友及當地華人和伊利諾伊大學聯合為她舉辦的平安祈福會,在會上,克里斯滕森向一名同伴解釋了
“最佳受害者”的特徵,並且表示參加章瑩穎祈福會的目的,正是為了鎖定下一名受害者。
基於種種線索,FBI於629當天便逮捕了克里斯滕森。然而我擔心的是,透過目前FBI和官媒提供的嫌犯的各種表現看來,嫌犯克里斯滕森在未來極有可能以
“罹患精神疾病”為由而逃脫最嚴厲的制裁——因為克里斯滕森到目前為止的庭上表現雖顯冷靜,沉默,但其在公共場合對他人直述犯罪過程、公佈受害人特徵和坦白自己下一步犯罪計劃的行為,卻又
“瘋狂”到不可思議,不符合蓄意、冷靜、專業性連環殺手的罪案特徵,加之其之前並無犯罪前科,擁有高學歷、家庭關係等良性社會籌碼,故而他的律師極有可能以克里斯滕森遭遇了
“精神疾患”為由,推理出他與惡性連環專業殺手的本質不同,從而達到為他免死、減刑、移交醫療機構,甚至重返社會的可能。
如真如此,確實有些棘手。希望各位司法從業同行踴躍提供建議,為克里斯滕森的律師下一步有可能實施的
“精神疾患”戰略提供高效有力的駁斥邏輯和反證論據。
《玄坤異史記》二聆拒保,大快人心,今昔之後,何去何從? 正在手打中,請稍等片刻,
內容更新後,請重新重新整理頁面,即可獲取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