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桐走了。
當羅玄和梅絳雪折回斌州城外時,早已是池中大破,孤城映血,元宋兩軍各自屍殯零散,哀鳧遍野,一派淒涼。
此次戰役人數懸殊,羅玄深知宋軍的大勢已去,心頭卻顧念著衛靖、羽鴻珊夫婦的安危,他屢次與絳雪潛入城中一再尋探,始終無果,夜幕漸深,羅玄只得先帶著女兒尋投了附近一間客棧。
說是投宿,其實客棧早被荒棄,此處距離斌州城外有百餘里路,戰事一起,老闆夥計們便都棄地而去,客棧所在之地倒是湊巧與元軍進城的棧道錯開了去,故而屋企意外地被保留了下來,一應物事也還俱全。
及至戌時,梅絳雪去廚房裡煮了兩碗水面,父女二人將就吃了,羅玄望著一豆之燈陷入思考。
斌州已破,衛靖夫妻下落不明,絳雪被六釘錐魂控制一時,自己身受重傷,幸得壬華公秦桐前來解圍,唯一不循線索處,便是為何他總在千鈞一髮之際出現?
見他手中握著錦盒,梅絳雪問道:“爹,這是什麼,我怎麼從沒見過?”
羅玄這才想起秦桐臨走前的囑託,道:“哦,是那崑崙舊掌門秦桐的物事,託我保管罷了。”
“那是何物,會不會與馮今有關?爹,你剛才見到馮今了麼?”
在梅絳雪的連聲追問下,羅玄抬眼看向女兒,她滿面關切,又是因為少女馮今。
見女兒的目光緊緊盯著錦盒,顯是極欲得知其中蹊蹺,羅玄索性取出盒中之物,展開細看,答道:“是一副秦始皇陵的地圖。”
卻見這圖上阡陌驕縱,地理經緯鮮明,城池分三色金絲分層勾勒,想來便知陵墓分前、中、後三進三廷,各出入口亦有玄、紫、絳、紅四線精緻標識,圖中且有上秦密文作釋,“十七年開”。想那始皇帝開闢六國先河,統一了中原文字,卻將自身陵墓的所在之地用這等上古密文繪製,足見其謹慎珍異。
“爹,秦桐不要這物事,說不定馮今會要的,不如我們去找她,當面歸還,好不好?”
見女兒輕輕撫上自己的臂肘,羅玄知她始終心念著那少女馮今,便乾脆將秦桐託付他們收留馮今一事告訴了絳雪。梅絳雪一聽,喜出望外,連夜便要出門去尋馮今,被羅玄止了,勸了半宿,總算作罷。
羅玄躺在榻上,覺得絳雪所言不無道理,自己既不打算多問世事,亦無須保留他人的秘物,待找到馮今之後,還是將秦桐的這幅秦陵圖轉交給她為妙,一來物歸原主,二來待她找到自己師父時,多件邀功,也算自己對他倆的一樁功德。
只是這秦陵圖精繪細制,天罡百密,五行參全,那皇陵中定然遍佈了玄機,倘若此圖流落入有心人之手,恐會招惹事端,便吩咐絳雪將之妥善收藏,父女二人決定翌日卯時便出發,去尋馮今。
然而按照秦桐給出的馮今藏身之地趕去一看,山麓間的院落早已人去樓空,馮今的佩劍也沒有留下,這姑娘定是醒來不見了秦桐,便急急忙忙趕去尋他了。
父子倆心掛她的安危,一連數日勉力尋找,少女馮今卻彷彿從人間蒸發般不見蹤跡。
梅絳雪整日東奔西走,逢城便入,逢客棧馬肆便進,皆為尋人問徵。見她這般忙碌,竟是連兆南之死的哀傷也暫時拋諸了腦後。
羅玄心下赧然,這樣或許也好,心有另寄總勝過蹉跎終身,只是即便找到了馮今,以那姑娘的脾氣也絕不會拋下她師父認絳雪為母,屆時絳雪還是要與她分離,當下也不願點破,任憑女兒去忙。
這日清晨,羅玄尚在城中新投的客棧內休憩,突聞一陣急促嘹亮的敲門聲在屋外響起。
“爹!我找到馮今了,她正與一批關外商賈北上洛陽,一行人已經上路,我這就去追她回來,你等我!”
梅絳雪竟來不及入內,羅玄見門觴上的影子轉身便要走,忙起身喊住女兒:“早去早回,今日我們便帶她返回哀牢山。”
卻不見門外動靜,羅玄起身開啟門,只見梅絳雪立在晨曦月輝中,一雙美目斂不住惆悵。
“怎麼了?”羅玄輕聲詢問女兒,她望去羅玄一眼,輾轉有淚:“爹,你能不能答應我,不要告訴小今她師父的去處?”
羅玄默不作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