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廟被大軍圍困已足足半年有餘,若非有聖人鎮壓一旁,且儒家天道力量不允許南瞻部洲存在十樓以上修士,只怕聖廟早就被攻破了。
可即便如今沒有被攻破,儒家的形勢也極為不妙,天道可不僅僅約束眾生,對儒家也有所約束。
聖人無法對道境一下之人出手,可君子賢人在這等數以千萬計的大軍中,根本無法擋住大軍戰旗鎮壓,因而破敵毫無辦法。
原本雙方僵持了這麼久,儒家眾人雖無法擊潰來犯之敵,可也早已不放在心上了,反正也無法打敗驅離,還不如該幹嘛幹嘛去。
這一日儒家眾人正在聆聽聖人講座時,忽然有人上報說山門已被攻破,驚的這些聖人君子賢人們立刻便趕去了山門。
到達山門時他們發現聖廟防護尚在,聖廟之外依舊大軍圍困,只是大門之中卻當真走入了數萬衣衫簍縷的兇惡之徒。
這些人若是修士若是武者還好,哪怕是最低階的修士和凡武境的武者,這些君子賢人們也能出手,可偏偏這些人竟都是沒有半點修為的凡人。
這可就有些棘手了。
儒家最重規矩,儒家之人不得對凡人出手,若是迫不得已,也只能讓那些尚未修煉的儒生出手,或者是跟對方講道理。
儒家聖廟哪有尚未修煉的儒生?不悟儒道如何能進聖廟?
偏偏對方又是些窮兇極惡之徒,根本不聽你講道理,誰敢講道理就揍誰。
哪怕是君子賢人又如何?還不是秀才遇見兵,有理說不清?
這些惡霸進入聖廟之後,也不偷也不搶,拎著大錘鐵鍬木棍鐵鎬便本著聖廟廣場的聖人雕像去了,到了廣場之後二話不說便將雕像砸了個稀巴爛。
儒家不似道家釋家,不修**力,儒家修士成聖之後,便需融合天道,成為天道的一份子。
天道無處不在,整個萬羅界全都籠罩在天道之下,可那是真真正正的天道,而不是儒家聖人融合後加之儒家規矩的天道。
儒家融合天道若想鎮壓一地,便需聖人雕像和聖廟牌位供應才行,方才聖人雕像被砸爛,儒家對南瞻部洲的掌控已弱了一分,致使南瞻部洲已可存在十樓修士。
若是聖廟之中的牌位再被移開,只怕儒家規矩便再難壓制南瞻部洲,到那時南瞻部洲便會和其餘三洲一樣,規矩毀壞王道崩塌,進入拳頭決定地位的亂世。
儒家豈會容許這等事情發生?因而見那些蠻橫之徒又要往聖廟大殿之中闖時,儒家門生立刻便堵住了各殿大門,想要憑藉血肉之軀將這些人攔下。
這些人不過是普通人,雖說攻擊落在身上後不痛不癢,可兵家聯手大魯王朝發動圍攻實在太快,儒家根本來不及召回各地學宮的門生。
如今聖廟之中不過十餘萬儒家弟子罷了,哪能攔得住所有門窗?偏偏儒家術法對普通人無用,那些修行浩然劍氣決的弟子也不敢出手,因而很快各個大殿便也被這些蠻橫之徒攻破了。
聖廟
如此,各地學宮及各大儒家書院也一樣,幾乎同一時間便被一大波蠻橫之徒攻破了。
學宮和書院不同於聖廟,那裡擁有普通學子存在,雙方很快便打了起來,各自傷亡皆不小,當然主要傷亡還是儒家這一方。
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如何打得贏這些蠻橫之徒?
隨著聖廟牌位以及各地學宮書院牌位被摧毀,每一座學宮書院之中,皆有一道七彩光虹連線天空,看上去就好像光虹被倒抽了回去一般。
這異像持續了一天之後,人們發現鎮壓整個南瞻部洲的規矩之道竟然消失不見了,兵家戰旗中的王道力量也消融一空。
自此以後,南瞻部洲將不再限制修士等級,莫說是十二樓巔峰修士,就連道主佛尊這等早已超越十二樓的修士,也一樣可以來去自如。
儒家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際,若想解此危機,除非再度將百國國璽融為王道玉璽,而後以王道玉璽來重鑄聖人雕像。
只是王道玉璽又豈是易尋之物?更何況這些年的戰亂之中,百國國璽早已有數枚不知所蹤,其餘一半落入了兵家之手。
儒家手中的只有大魯王朝攻下那些國家的國璽罷了。
七彩光弘消失的剎那,忽然一支妖族大軍從北俱蘆洲而來,浩浩蕩蕩的登上了南瞻部洲的土地,這些妖族出手狠厲殺人如麻,很快便佔領了南瞻部洲十分之一的疆域。
若非儒家聖人帶領一大批十樓以上巔峰修士出手,只怕不出半個月,這支妖族大軍便能攻下整個南瞻部洲。
敵人並非這一股,還有一支魔族大軍忽然從西牛賀洲而來,也佔領了南瞻部洲一大片疆土,幸好被道釋兩家聯手攔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