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劉聰把隊伍中其他人員的目光都吸引到了那一段類似城牆一樣的建築物上的時候,在半空中緩緩落下的照明彈終於徹底的熄滅了。
這一次不用陳本忠發話,一名隊員隨手就打出了第二顆照明彈。在照明彈燃燒的一分多鐘的時間裡,隊伍中十幾個人的目光都沒有離開那一段城牆。
因為這一段城牆所在的裂縫是位於深井的中部的,比眾人所在的裂縫矮上很多的關係,城牆所在的裂縫上部的岩石遮擋住了眾人的視線,讓他們看的不那麼真切,十幾個人只能夠猜測那段城牆就應該是龍脈地宮的一角。
直到第二顆照明彈的光芒耗盡,深井又趨於黑暗之後,十幾個人才收回了目光。此時劉聰對那名發射照明彈的隊員擺了擺手,意思是不要再繼續發射了。
這一次隊伍的規模本來就不大,攜帶的裝備不多,照明彈一共也沒有幾顆,還是省著點用的好,而且再發射照明彈的效果也不會好到哪裡去了,整個豎井當中該看的東西眾人已經都看明白了,再看下去也不會有什麼收穫。
沒有了第三顆照明彈,有不少的人把手電光束照向了那一段城牆的方向。可能是習慣了照明彈發出的強光,所有的人都覺得手電的光束比之前暗上了好多,那一段城牆在手電光的照射下根本就看不清楚。
蹲在了裂縫的邊緣,陳本忠不停的用他的手指抿著白色的胡茬,在仔細的思考著什麼,隨後他輕聲的說道:“老夥計們,怎麼看?”
“看什麼,再明顯不過了,那裡就應該是龍脈地宮,不要在這裡浪費時間了,直接過去再研究吧。”陳三金一邊說著,一邊把他的精鋼鞋前面的尖刺在地面上摩擦著,發出嘩啦啦的聲響,看他的這個動作,應該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我也是這個意思,過去看看再說,好過咱們在這裡瞎想。”滾地龍徐毅緊了緊他的揹包帶子,並且又抓握了一下牢牢固定在揹包上的工兵鏟,看樣子已經做好了出發的準備。
“你們兩個還是這麼急性子,也好,那咱們就過去看看,不過看樣子想要過去不太容易。”陳本忠盯著遠處的山體裂縫說道。
這一個深井大體上是呈圓柱體的形狀,深井的橫截面的直徑差不多有150米,也就是說,不算高低落差的話,兩道裂縫之間的距離就在150米以上,要是再算上高低的落差,眾人離那一段城牆的直線距離應該在200米左右。
“我是看明白了,感情這些掉落在水潭當中的石板並不是因為年代過久自行脫落的,而是在這裡建造完畢,徹底的封閉之後,被人為弄下去的。
只要破壞掉了這些石板,就沒有辦法控制深井當中的水位了,你們也看到了,下方水潭的水面非常的低,而這裡雖然有水注入,但是注入的水量卻非常的小,基本上與從水潭當中流出去的水量持平。
原本是用來運送物料或者是人員的深井,在撤掉了這些石板之後,竟然直接變成了一道防禦的機關,讓站在這裡的人只能夠看著對面嘆氣。”
經過了陳本忠這麼一說,其他的人也都覺得是這個道理。這麼遠的距離想要過去的的確確不容易,尤其是在清朝的時期,沒有那麼多的先進工具,這一個深井的寬度幾乎就像是天塹一樣,直接把對龍脈地宮有興趣的人擋在了這裡。
“老爺子,要不然讓我試試?”陳三金走到了裂縫的邊緣,檢視這深井當中巖壁的情況,看樣子是在他的腦海中勾勒出一條攀爬的路線,好直接爬到對面去。
“哼哼,這次就先不用你出手了,這裡的巖壁非常的溼滑,雖然你的本事很大,但是保不齊這些巖壁上的石塊經過了多年流水的沖刷已經變的不牢固了,也許在巖壁的裡面佈滿了裂痕,在你抓握這些碎石的時候,很有可能脫落。
除了考慮到直接攀爬比較危險之外,還有一個我不想讓你過去的原因,就算你一個人過去了也沒有什麼用,沒有辦法把我們帶過去。
如果把繩索系在你身上的話,兩百米長的繩索是非常的重的,會嚴重的阻礙你的動作,甚至於直接把你拉下去,摔進下方的水潭裡。”
“從側面爬的確非常的危險,我可以從上方的巖頂爬過去,到了對面之後,再順著巖壁向下,這樣的話會安全很多。”
“那樣也不行,巖頂的那些石塊當中穿插著很多的鐵條,這些鐵條被安放在了那裡,就說明這個巖頂原本不是十分的牢固,需要用鐵條加固。
除此之外,這些鐵條已經用了這麼多年了,很可能有很多已經腐朽了,根本就受不得力,在你的拉拽之下,極有可能從中折斷。要是這些鐵條斷了,說不定還會引發上方巖頂的坍塌,那就得不償失了。”
“嗯。”陳三金點了點頭,在他剛才設想應該如何爬過去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些。陳三金覺得自己有七八分的把握可以順著巖壁爬到對面,但是想把其他的人弄過去的把握卻連一分都沒有。
“哼哼,這個機關放在清朝的時候也許的的確確會阻礙非常多的人,但是現在時代已經不同了,已經大大的不同了!聰兒,你來。”
“是!”聽到了陳本忠的話,劉聰揮了揮手,三名隊員走到了裂縫的邊緣忙碌了起來。
第一名隊員拿出了一臺小型的鐳射測距儀,分別的測量了他們到對面巖壁的距離以及到城牆裂縫的距離。而另外兩名隊員把一根根長長的繩索連線在一起。
在這些隊員忙碌的時候,陳子楊卻在想著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之前留下腳印的那個人是如何透過這裡的呢。
從之前的那些腳印判斷,有一個人孤身來到了這裡,而他的目標應該就是前面的龍脈地宮,雖然眾人暫時不知道這個人的身份,但是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這個人知道龍脈地宮的具體位置。
從發現腳印的地方到這條裂縫的邊緣僅僅只有一條路,雖然沒有再看到其他的腳印,但是很明顯,這個人根本沒有走到別的地方,也應該是來到了這裡。
雖然那些水潭當中的石板已經在水中浸泡了很多年了,辨認起來非常的困難,不過陳子楊還是能夠看出,那些石板在水中浸泡的年頭絕對不止幾十年,應該是在龍脈地宮建設完成之後就落進了水潭裡,這與陳本忠的推測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