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山直到酉時末才過來,與他一同過來的還有其他三位長老。
此時天已黑透,黎老爹在桌上點了兩根巨燭,用特製的燈罩蓋著,淡黃色的燭光將周圍十幾步照亮。
一個是四十多歲精瘦老者,頭上纏著一個碩大的布圈,細縫眼,山羊鬍,臉上神色平淡,一看就是精明的人物,身穿灰色麻布長衫,聽崑山介紹,這是苗族長老茶殊。
第二個是三十多歲的美豔少婦,她淺笑嫣然,衣著跟阿黎差不多,但所繡圖案卻是以鴛鴦為主,比起阿黎的少女裝喜鵲圖案更加的多姿多彩。
她頭上花帽上的白布沒有像阿黎那樣垂在右耳旁,而是用別針別在腦後,羅禹知道這是白族的習俗,成親後的女子就得這般打扮。
她不等崑山介紹,就開口說道:“這是哪裡來的俊哥兒?讓妙音姐好好看看……”聲音清脆,蜀音婉轉,熱情而奔放。
崑山笑道:“妙音啊,你別嚇到尊貴的客人,你家大女娃己嫁人,二女娃還小,俊哥兒也沒你的份,哈哈哈……”
崑山說完,除了茶殊還繃著外,眾人都大笑起來,妙音還沒來得及回懟崑山,第三名長老發話了:“小哥兒,老夫是彝族長老梧高,家中可有一對雙胞胎姐妹哦!”
羅禹看他三十多歲的樣子,長臉,短鬚,雙眼閃著精光,穿著一身藍色長衫,還披著一件綠色花紋披風,頭上纏著牛角帽,早就猜到他是彝族長老了,只是想不到這小小忘憂寨竟同時生活著好幾個習俗不同的民族。
他這番話一出,就連一直繃著的茶殊都笑了起來,看來他們平時關係還不錯。
黎老爹笑道:“你們別打趣羅小子了,他己經成親了,不過,那六個後生也不錯,你們倒可以爭取一下。”
張揚沒有陪羅進來,他在門外站崗,聽到裡面歡聲笑語傳出來,也暗暗鬆了口氣,又聽到黎老爹說起他們,心下不由得想道:“教官啊,您可千萬別答應他們,不然以後會煩死的……”
豈知羅禹也笑道:“這倒是的,明日一起去學堂那邊看看,不過,他們的事情,小子也作不了他們的主哦!都交給緣分吧。”
眾人又笑起來,崑山把妙音的話柄接過去,就是希望他們別小看了羅禹,他們一行九人沒一個是簡單的,何況還有求於人家,得罪了就不好了。
這一番談笑下來,不知不覺間已把關係拉近了許多,羅禹接下來就要提起學堂的要求了。
張揚聽完後也笑了,教官這話說得是滴水不漏啊,得好好學學。
羅禹還有些奇怪,這些長老為何一見面就聊到女娃親事上面去,後來聽黎老爹解釋才明白,原來在五胡亂華之際,他們的先輩們逃難之時發現了這山谷,四族長者結為異姓兄弟,然後在這裡建寨,繁衍生息,直到今日。
可嫁娶之事也只能在寨內後生之間進行,兩百多年下來,就導致血脈趨近於近親,很多小孩都出現了病變,他們急需外來血脈改善這種情況。
於是寨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在山石間開闢出一條通往外界的大路,希望能與外面聯絡溝通,但收效甚微,外人一到這裡,就想著據為己有,以致不時引來匪禍,萬幸這裡易守難攻,保住了寨子。
要不是黎老爹德高望重,長老們都不會同意羅禹他們留下來,但聽說這些人要幫他們辦學堂,教孩子們文化武藝,便又熱情挽留起來,這其中的瓜葛,一下子也說不清楚了。
李世民有點期待這場遭遇戰快些打響,馬蹄鐵已裝備到每匹戰馬,他還創造性的在前蹄蹄鐵處加上了半寸長的可拆卸尖刺,戰時裝上去,也能有效對敵軍造成殺傷。
兩千騎,每排六騎,三十多排,算上間隔,從這裡到那谷口剛好能排完,希望薛禮那邊能守住,不然想要全殲還真有些困難。
沒有箭手,這次過來的全是輕騎兵,羅禹所提倡的將敵人消滅在進攻路上的打法今天很難實現,不過,能硬幹一仗,摸摸薛舉騎兵的實力也不枉衝鋒一戰。
身著銀甲銀盔的李世民手握長槍,高據戰馬之上,他身後是每排五騎的灰甲騎士,同樣的姿勢拿著長槍,每匹戰馬後面都駝著一把大陌刀,這是近戰武器。
沉悶的馬蹄聲在山間迴盪,當薛舉那邊的土黃色盔甲騎士遠遠的看見丘佳山口有一支騎兵嚴陣以待時,他們第一時間不是調頭,而是嗷嗷叫著向李世民騎兵陣衝殺過來。
很難理解這種行為,李世民轉頭跟副將劉弘基對視一眼,然後將手中長槍一舉,雙腿猛磕馬肚,早就按耐不住的戰馬迎著敵軍猛衝過去。
山地小道本就不適合騎兵作戰,陣形根本擺不開,要不是敵軍過來,李世民才不會這樣佈陣,想閃轉一下的空間都沒有。
裝備有馬蹄鐵的戰馬衝鋒起來的聲音猶如萬千重錘砸向地面,直震得地動山搖,李世民見敵軍沒有改變衝鋒陣形,便舉槍在空中虛化了一個三角形。
兩邊戰馬降速與他之間形成了一個三角衝鋒隊形,後面騎士也有序變成三角突擊陣,這就是羅禹所說的楔形陣,三名騎士相互配合,發揮出最大的殺傷力。
槍如龍,血如注,當李世民第一個刺出長槍劃過敵人的喉嚨後,兩邊的副將手中的長槍已橫掃而過,三名騎士一照面將魂歸地府了。
戰馬失了騎士的控制,往兩邊衝過去,順帶著將敵軍陣形兩邊剩餘的騎士帶往一旁,副將剛好趕上,長槍一出,又是兩人掉下馬來。
而這還不是他們最慘的結局,他們的屍體在兩邊戰馬的持續踩踏之後,真就是被踏為齏粉了。
當兩名副將讓往兩邊時,後面的三角陣形已在空隙中穿過,重複了李世民三人的動作,然後避往兩邊殺向旁邊的騎士。
這三角陣形始終是以李世民為箭頭,身後跟著兩人,長槍揮刺之下,血流成河,敵軍騎士只要碰上長槍,無不倒栽下馬,成為槍下亡魂。
而有些戰馬受傷倒地後被馬蹄上突出的尖刺劃破肚皮和血管,慘嘶著想站起來逃跑,後續騎士的趕到讓它們根本來不及有其他動作,身體又被尖刺劃過……
濃郁的血腥味瀰漫在山道之上,令人作嘔,戰馬的哀鳴迴盪四周,同類的慘狀讓它們不安的加速衝鋒,想盡快離開這個難受的地方。
敵人終於崩潰,他們看著有如殺神下凡的李世民,滿臉恐懼,想調轉馬頭往回撤退,卻發現根本就不可能做到,六騎已裝把小道擠得滿滿的,沒有調頭的空間了。
而他們一開始見到有敵人時就猛衝上來的氣勢已蕩然無存,這支騎兵跟以前他們只要嗷嗷叫著衝鋒就被嚇破膽的敵人不一樣,只一個照面就把校尉給刺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