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季舒祖珽
崔季舒,字叔正,博陵安平人。父瑜之,魏鴻臚卿。季舒少孤,性明敏,涉
獵經史,長於尺牘,有當世才具。年十七,為州主簿,為大將軍趙郡公琛所器重,
言之於神武。神武親簡丞郎,補季舒大行臺都官郎中。文襄輔政,轉大將軍中兵
參軍,甚見親寵。以魏帝左右,須置腹心,擢拜中書侍郎。文襄為中書監,移門
下機事總歸中書,又季舒善音樂,故內伎亦通隸焉,內伎屬中書。自季舒始也。
文襄每進書魏帝,有所諫請,或文辭繁雜,季舒輒修飾通之,得申勸戒而已。靜
帝報答霸朝,恆與季舒論之,雲“崔中書是我你母。”轉黃門侍郎,領主衣都統。
雖跡在魏朝,而心歸霸府,密謀大計,皆得預聞。於是賓客輻湊,傾心接禮,甚
得名譽,勢傾崔暹。暹嘗於朝堂屏人拜之曰:“暹若得僕射,皆叔父之恩。”其
權重如此。
時勳貴多不法,文襄無所縱舍,外議以季舒及崔暹等所為,甚被怨疾。及文
襄遇難,文宣將赴晉陽,黃門郎陽休之勸季舒從行,曰:“一日不朝,其間容刀。”
季舒性愛聲色,心在閒放,遂不請行,欲恣其行樂。司馬子如緣宿憾,及尚食典
御陳山提等共列其過狀,由是季舒及暹各鞭二百,徙北邊。
天保初,文宣知其無罪,追為將作大匠,再遷侍中。俄兼尚書左僕射、儀同
三司,大被恩遇。乾明初,楊愔以文宣遺旨,停其僕射。遭母喪解任,起復,除
光祿勳,兼中兵尚書。出為齊州刺史,坐遣人渡淮互市,亦有贓賄事,為御史所
劾,會赦不問。武成居藩,曾病,文宣令季舒療病,備盡心力。大寧初,追還,
引入慰勉,累拜度支尚書、開府儀同三司。營昭陽殿,敕令監造。以判事式為胡
長仁密言其短,出為西兗州刺史。為進典籤於吏部,被責免官,又以詣廣寧王宅,
決馬鞭數十。及武成崩,不得預於哭泣。久之,除膠州刺史,遷侍中、開府,食
新安、河陰二郡幹。加左光祿大夫,待詔文林館,監撰《御覽》。加特進、監國
史。季舒素好圖籍,暮年轉更精勤,兼推薦人士,獎勸文學,時議翕然,遠近稱
美。
祖珽受委,奏季舒總監內作。珽被出,韓長鸞以為珽黨,亦欲出之。屬車駕
將適晉陽,季舒與張雕議:以為壽春被圍,大軍出拒,信使往還,須稟節度;兼
道路小人,或相驚恐,雲大駕向並,畏避南寇;若不啟諫,必動人情。遂與從駕
文官連名進諫。時貴臣趙彥深、唐邕、段孝言等初亦同心,臨時疑貳,季舒與爭
未決。長鸞遂奏雲:“漢兒文官連名總署,聲雲諫止向並,其實未必不反,宜加
誅戮。”帝即召已署表官人集含章殿,以季舒、張雕、劉逖、封孝琰、裴澤、郭
遵等為首,並斬之殿庭,長鸞令棄其屍於漳水。自外同署,將加鞭撻,趙彥深執
諫獲免。季舒等家屬男女徙北邊,妻女子婦配奚官,小男下蠶室,沒入貲產。
季舒大好醫術,天保中,於徙所無事,更銳意研精,遂為名手,多所全濟。
雖位望轉高,未曾懈怠,縱貧賤廝養,亦為之療。
庶子長君,尚書右外兵郎中。次鏡玄,著作佐郎。並流於遠惡。未幾,季舒
等六人妻以年老放出。後南安王思好更稱朝廷罪惡,以季舒等見害為詞,悉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