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平公盛陽州公永樂(弟長弼)襄樂王顯國上洛王思宗(子元海)
平秦王歸彥武興王普長樂太守靈山(嗣子伏護)
廣平公盛,神武從叔祖也。寬厚有長者風。神武起兵於信都,以盛為中軍大
都督,封廣平郡公。歷位司徒、太尉。天平三年,薨於位。贈假黃鉞,太尉、太
師、錄尚書事。無子,以兄子子瑗嗣。天保初,改封平昌王,卒於魏尹。
陽州公永樂,神武從祖兄子也。太昌初,封陽州縣伯,進爵為公。累遷北豫
州刺史。河陰之戰,司徒高昂失利退。永樂守河陽南城,昂走趣城,西軍追者將
至,永樂不開門,昂遂為西軍所擒。神武大怒,杖之二百。後罷豫州,家產不立。
神武問其故,對曰:“裴監為長史,辛公正為別駕,受王委寄,斗酒隻雞不入。”
神武乃以永樂為濟州,仍以監、公正為長史、別駕。謂永樂曰:“爾勿大貪,小
小義取莫復畏。”永樂至州,監、公正諫不見聽,以狀啟神武。神武封啟以示永
樂。然後知二人清直,並擢用之。永樂卒於州。贈太師、太尉、錄尚書事,諡曰
武昭。無子,從兄思宗以第二子孝緒為後,襲爵。天保初,改封修城郡王。
永樂弟長弼,小名阿伽。性粗武,出入城市,好毆擊行路,時人皆呼為阿伽
郎君。以宗室封廣武王。時有天恩道人,至兇暴,橫行閭肆,後入長弼黨,專以
鬥為事。文宣並收掩付獄,天恩黨十餘人皆棄市,長弼鞭一百。尋為南營州刺史,
在州無故自驚走,叛亡入突厥,竟不知死所。
襄樂王顯國,神武從祖弟也。無才伎,直以宗室謹厚,天保元年,封襄樂王,
位右衛將軍。卒。
上洛王思宗,神武從子也。性寬和,頗有武幹。天保初,封上洛郡王。歷位
司空、太傅。薨於官。
子元海,累遷散騎常侍。願處山林,修行釋典。文宣許之。乃入林慮山,經
二年,絕棄人事,志不能固,啟求歸。徵複本任,便縱酒肆情,廣納姬侍。又除
領軍,器小志大,頗以智謀自許。皇建末,孝昭幸晉陽,武成居守,元海以散騎
常侍留典機密。初孝昭之誅楊愔等,謂武成雲:“事成,以爾為皇太弟。”及踐
祚,乃使武成在鄴主兵,立子百年為皇太子,武成甚不平。先是,恆留濟南於鄴,
除領軍厙狄伏連為幽州刺史,以斛律豐樂為領軍,以分武成之權。武成留伏連而
不聽豐樂視事。乃與河南王孝瑜偽獵,謀於野,暗乃歸。先是童謠雲:“中興寺
內白鳧翁,四方側聽聲雍雍,道人聞之夜打鐘。”時丞相府在北城中,即舊中興
寺也。鳧翁,謂雄雞,蓋指武成小字步落稽也。道人,濟南王小名。打鐘,言將
被擊也。既而太史奏言北城有天子氣。昭帝以為濟南應之,乃使平秦王歸彥之鄴,
迎濟南赴幷州。武成先諮元海,並問自安之計。元海曰:“皇太后萬福,至尊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