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夢金秋”
“微雨驟涼”
……
浮華的喧囂,熙熙攘攘,秋收的喜悅久久在道司鎮迴盪。
鄉民絡繹不絕,在老鄉頭的帶領下,形成一股洪流,紛紛往鎮北祭壇趕。
妧逸打小就愛湊熱鬧,這種場合自然少不了他屁顛屁顛的身影。
鎮北的祭壇供奉著許多牌位,祭祀神靈是道司鎮每年必不可少的。
今年大秋收,鄉民們都以為是神靈護佑,畢竟道司鎮在這東臨洲南垂,只是算個墊底的民鎮,土地貧瘠,收不了多少糧食。
但今年卻是意外了一回,大豐收時節,自然是要祭祀神靈,感謝糧足,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祭禮還未開始,祭壇下方卻已黑壓壓一片,雙手合十,祈禱默唸。
祭壇上方,就是老鄉頭和妧青大人,其後便是手端祭品的鄉民。
這種場合妧逸也參加了幾次,祭祀流程也算熟生熟巧了。
一番靜默後,妧青大人揮手示意,祭壇下方以妧逸為首幾人,急忙上前,拿出工具開始打理起祭壇。
這也是道司鎮的一個習俗。
老輩人說:“清茅茷,斫榛莽,谷稻跪祭,蓐收護。”
這蓐收便為秋收之神,所謂:“人間一葉梧桐飄,蓐收行秋回斗杓”每年行祭之前,都要打理一番,以示對神明的敬仰。
而平日此祭壇可是鎮中的禁地,萬不可隨意出入。
禮前習俗過後,妧青大人手持長劍,滴酒為剎,大步向前,高鞠一躬,嘴裡大喊:“禮起,祭神!”
數百鎮民瞬間沸騰起來,大聲高歌,雙腳跺地,動作整齊劃一,跳起祭神舞來。
妧逸也手舞足蹈,放聲高歌,有模有樣。
一個時辰後,祭神舞列畢,在老鄉頭一聲吆喝後,靠前的幾位壯漢,手抓豬羊上祭壇。
“金秋送夢,畜牧俱興,活血為祭,萬泰進安!”
老鄉頭手持一個金鈴,左晃右璇,做著道法,大聲高呼。幾名壯漢聞言,手起刀落,朝著牲畜咽喉捅去。
霎時,鮮血直冒,一片殷紅灑落祭壇,壯漢提刀,砍下牲畜頭顱,用芳香的蘭草鋪墊著,供祭在神靈前。
接著妧青大人手端上好的桂酒椒漿,緩緩傾灑。
“蓐收大人,神念庇佑,旺我豐收,道司鎮全體鎮民,拜祭與你,望佑子民!”
妧青大人俯首跪祭,虔誠一拜,大聲祈禱,隨著妧青大人話音落下,下方的鎮民,也全體跪拜,大喊道!
“蓐收上神,望佑子民”
“蓐收上神,望佑子民”
……
一拜一叩,一祭一祈禱,整個道司鎮煊熱非凡。這一祭禮持續至傍晚才結束,鎮民們個個喜顏樂笑,回去後,也不休息了,轉而忙碌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