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依據:
大爆炸理論證據如下:
(a)紅位移
從地球的任何方向看去,遙遠的星系都在離開我們而去,故可以推出宇宙在膨脹,且離我們越遠的星系,遠離的速度越快。
(b)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就是一個關於星系之間相互遠離速度和距離的確定的關係式。仍然是說明宇宙的運動和膨脹。
V=H×D
&n/sec)是遠離速度;H(Km/sec/Mpc)是哈勃常數,為50;D(Mpc)是星系距離。1Mpc=3.26百萬光年。
(c)氫與氦的豐存度
由模型預測出氫佔25%,氦佔75%,已由試驗證實。
(d)微量元素的豐存度
對這些微量元素,在模型中所推測的豐存度與實測的相同。
(e)3K的宇宙背景輻射
根據大爆炸學說,宇宙因膨脹而冷卻,現今的宇宙中仍然應該存在當時產生的輻射餘燼,1965年,3K的背景輻射被測得。
(f)背景輻射的微量不均勻
證明宇宙最初的狀態並不均勻。
(g)宇宙大爆炸理論的新證據
在2000年12月份的英國《自然》雜誌上,科學家們稱他們又發現了新的證據,可以用來證實宇宙大爆炸理論。
二次膨脹理論
美國能源部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等機構一些科學家認為,宇宙早期可能還有一個較為短暫的二次膨脹時期,這種假設或許能解釋宇宙中現有暗物質數量過多的問題。
該實驗室高能理論小組負責人霍曼·戴伍迪亞索說,在這些重要事件之間,可能還有一次膨脹,它不像第一次爆炸那麼劇烈,卻可以“稀釋”暗物質,使宇宙中的暗物質密度最終成為今天這樣。
物理上均等劃一
大爆炸理論的建立基於兩個基本假設:物理定律的普適性和宇宙學原理。宇宙學原理是指在大尺度上宇宙是均勻且各向同性的。
宇宙的所有地方(同質性)和所有方向(同向性)看起來都相同,是大爆炸理論的重要依據。該理論認為整個宇宙,我們所見的一切,都起源於一個熾熱、緻密而統一的狀態,在那裡,各處的定律和初始條件都是相同的。
宇宙學最基本的原理即平庸原理。它認為,地球上的各種規律在其他地方都適用。
多元宇宙猜測:
多元宇宙是一個理論上的無限個或有限個可能的宇宙的集合。多元宇宙所包含的各個宇宙被稱為平行宇宙。極少數理論物理學家認為存在著不同狀態的多元宇宙。
根據暴脹理論,通常所說的大爆炸可能並不是時間和空間的起始,而是我們這個可觀測宇宙的開始。在此以前是宇宙的暴脹期。那是一個以指數級膨脹的宇宙,充滿著時空結構固有的能量。宇宙的暴脹也是一個透過繼承和發展而來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