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末日冰原之大道唯一 > 第148章 薛定諤的貓

第148章 薛定諤的貓

當所有的時間開始變得規律以後,華楓開始思考起平行宇宙對這次“末日浩劫的”的意義。

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是指從某個宇宙中分離出來,與原宇宙平行存在著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

多元宇宙是一個理論上的無限個或有限個可能的宇宙的集合,包括了一切存在和可能存在的事物:所有的空間、時間、物質、能量以及描述它們的物理定律和物理常數。多元宇宙所包含的各個宇宙被稱為平行宇宙。

在20世紀50年代,有的物理學家在觀察量子的時候,發現每次觀察的量子狀態都不相同。而由於宇宙空間的所有物質都是由量子組成,所以這些科學家推測既然每個量子都有不同的狀態,那麼宇宙也有可能並不只是一個,而是由多個類似的宇宙組成。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於現代量子力學的科學發現。

有學者描述平行宇宙時用了這樣的比喻,它們可能處於同一空間體系,但時間體系不同,就好像同在一條鐵路線上疾馳的先後兩列火車;它們有可能處於同一時間體系,但空間體系不同,就好像同時行駛在立交橋上下兩層通道中的小汽車。

平行宇宙是指從某個宇宙中分離出來,與原宇宙平行存在著的既相似又不同的其他宇宙。在這些宇宙中,也有和我們的宇宙以相同的條件誕生的宇宙,還有可能存在著和人類居住的星球相同的、或是具有相同歷史的行星,也可能存在著跟人類完全相同的人。同時,在這些不同的宇宙裡,事物的發展會有不同的結果:在我們的宇宙中已經滅絕的物種在另一個宇宙中可能正在不斷進化,生生不息。

相互平行的兩個宇宙,既不重合,也不相交,可謂“井水不犯河水”。雖然有時透過一些偶然的事件,兩個宇宙能相互感知對方的存在;但一般而言,仍是“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有學者描述平行宇宙時用了這樣的比喻,它們可能處於同一空間體系,但時間體系不同,就好像同在一條鐵路線上疾馳的先後兩列火車;它們有可能處於同一時間體系,但空間體系不同,就好像同時行駛在立交橋上下兩層通道中的小汽車。

平行宇宙的概念,最初並不是因為時間旅行悖論提出來的,它是來自量子力學,因為量子力學有一個不確定性,就是量子的不確定性。平行宇宙概念的提出,得益於現代量子力學的科學發現。

哥本哈根解釋

從20世紀20年代起,許多物理學家都為量子力學提出了不同的“詮釋”,目的是為測量問題提供一個可靠的解釋,並能讓人們理解波函式的坍縮。在量子力學中,微觀粒子的狀態用波函式(Wave function)來描述。當微觀粒子處於某一狀態時,它的力學量(如座標、動量、角動量、能量等)一般不具有確定的數值,而具有一系列可能值,每個可能值以一定的機率出現(宏觀物體處於某一狀態時,它的力學量具有確定的數值)。也就是說,微觀粒子的運動具有不確定性和機率性。波函式就能描述微觀粒子在空間分佈的機率。

物理學中著名的“單電子雙縫干涉”實驗正是微觀粒子運動不確定性和隨機性的體現。在這個實驗中,單電子透過雙縫後竟然發生了干涉。

在經典力學看來,電子在同一時刻只能透過一條縫,它不可能同時透過兩條縫併發生干涉;而根據量子力學,電子的運動狀態是以波函式形式存在,電子有可能在同一時刻既透過這條狹縫,又透過那條狹縫,併發生干涉。

但是,當科學家試圖透過儀器測定電子究竟透過了哪條縫時,永遠只會在其中的一處發現電子。兩個儀器也不會同時偵測到電子,電子每次只能透過一條狹縫。

這看起來好像是測量者的觀測行為改變了電子的運動狀態,這種反常的現象又作何解釋呢,物理學家玻爾提出了著名的“哥本哈根解釋”:當人們未觀測時,電子在兩條縫位置都有存在的機率;但是,一旦被測量了,比如說測得該電子在左縫位置,電子有了準確的位置,它在該點的機率為1,其他點的機率為0。也就是說,該電子的波函式在被測量的瞬間“塌縮”到了該點。

玻爾把觀察者及其意識引入了量子力學,使其與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發生聯絡。但觀察者和“塌縮”的解釋並不十分清晰和令人信服,也受到了很多科學家的質疑。例如,塌縮是如何發生的,是在一瞬間就發生,還是要等到光子進入人們的眼睛並在視網膜上激起電脈衝訊號後才開始。

多世界解釋:

那麼,有沒有辦法繞過這所謂的“塌縮”和“觀測者”,從本應研究客觀規律的物理學中剔除觀察者的主觀成分呢。

埃弗雷特由此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如果波函式沒有“塌縮”,則它必定保持線性增加。也就是說,上述實驗中電子即使再觀測後仍然處在左/右狹縫的疊加狀態。

埃弗雷特由此進一步提出:人們的世界也是疊加的,當電子穿過雙縫後,處於疊加態的不僅僅是電子,還包括整個的世界。也就是說,當電子經過雙縫後,出現了兩個疊加在一起的世界,在其中的一個世界裡電子穿過了左邊的狹縫,而在另一個世界裡,電子則透過了右邊的狹縫。

這樣,波函式就無需“塌縮”,去隨機選擇左還是右,因為它表現為兩個世界的疊加:生活在一個世界中的人們發現在他們那裡電子透過了左邊的狹縫,而在另一個世界中,人們觀察到的電子則在右邊。

以“薛定諤的貓”來說,埃弗雷特指出兩隻貓都是真實的。有一隻活貓,有一隻死貓,但它們位於不同的世界中。問題並不在於盒子中的發射性原子是否衰變,而在於它既衰變又不衰變。當觀測者向盒子裡看時,整個世界分.裂成它自己的兩個版本。這兩個版本在其餘的各個方面是完全相同的。唯一的區別在於其中一個版本中,原子衰變了,貓死了;而在另一個版本中,原子沒有衰變,貓還活著。

前述所說的“原子衰變了,貓死了;原子沒有衰變,貓還活著”這兩個世界將完全相互獨立平行地演變下去,就像兩個平行的世界一樣。量子過程造成了“兩個世界”,這就是埃弗雷特前衛的“多世界解釋”。

這個解釋的優點是:薛定諤方程始終成立,波函式從不塌縮,由此它簡化了基本理論。它的問題是:設想過於離奇,付出的代價是這些平行的世界全都是同樣真實的。這就難怪有人說:“在科學史上,多世界解釋無疑是目前所提出的最大膽、最野心勃勃的理論。”

歷史發展中的思想雛形:

公元前5世紀,德謨克利特就提出“無數世界”的概念,認為“無數世界”是原子透過自身運動形成的。他說:“原子在虛空中任意移動著,而由於它們那種急劇、凌亂的運動,就彼此碰撞了,並且,在彼此碰在一起時,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形狀,就彼此勾結起來,這樣就形成了世界及其中的事物,或毋寧說形成了無數世界。”

公元前1世紀,盧克萊修指出,在我們這個“可見的世界”之外還存在著“其他的世界”,居住著“其他的人類和野獸的種族。”

公元前4世紀,伊壁鳩魯表述了世界多元性的思想:“存在著無限多個世界,它們有的像我們的世界,有的不像我們的世界。”“在一切世界裡,都有我們這個世界裡所見到的動物、植物以及其他事物。”

1714年,萊布尼茨提出了他的“可能世界”的概念,設想在必然世界(可觀測的宇宙)範圍之外還存在著無窮多個“可能世界”。

他認為世界由無限的單子組合而成,單子之間沒有因果關係,而是某種前定的和諧關係,單子雖然各自獨立,但它們之間有品極高低的差異。萊布尼茲把某個現實事件的出現,例如,具體的人,闡釋為許多單子組合的結果,各種不同的組合的結果與單子中更勝一籌的單子的主導作用有關。這意味著世界可以用不同的樣子,任何事件都是偶發的,甚至整個宇宙也是如此。

1957年,物理學家埃弗雷特提出了自己對量子測量問題的想法。他指出,在量子力學中,存在多個平行的世界,在每個世界中,每次量子力學測量的結果各自不同,因此不同的歷史發生在不同的平行宇宙中。

多世界解釋認為,對測量裝置的觀察,會使得測量裝置被分解為兩個。並且在這個測量鏈上,這種分解會不斷地進行下去。伴隨著這種分解,一定有一個完全的宇宙的複製。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量子測量發生,那麼,每個宇宙分支,以及這個分支中的分量就會導致一個可能的測量結果。每個處在特殊宇宙分支中的人都會認為,他的測量結果和所處的宇宙是唯一存在的。也就是說,一次測量產生了一次新的宇宙。

這些各自不同的新宇宙,除非完全相同,否則絕無重合的可能。這一理論的發表,標誌著平行宇宙概念的正式提出。

最新小說: 兩界交易,開局泡麵換人參 穿越修仙文,但是疑似女頻?! 蛇仙:開局吞噬仙帝 穿越後系統給雙修功法什麼意思? 劍道之主 躍蒼穹 星沉戰史 開局一扇門,全靠自己搶 師孃別這樣,師父在隔壁 無限轉生我總是死於意外! 洪荒:殺敵爆修為,闡教崩潰了 詭影龍脈:東海沉船的超導碑文 大日焚天經 大師兄萬歲! 富二代修仙傳 全能主角導師 誰說沒靈根不能修仙的? 尋仙啟示錄 絕世天驕有如何:我開掛你怕啥? 誰說他修仙天賦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