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來的時間裡,華楓又瞭解了更多關於六道的解說。
其中關於六道輪迴中的第二層正下方是“地獄道”,刻有漆黑的地獄門,一馬面獄卒正欲把一“罪人”扔進油鍋中。此道為眾苦聚集、悲慘至極之所。
“地獄道”之右是餓鬼道,刻餓鬼手擎一人,口咬人頭。此道中的餓鬼是諸鬼中最苦的,不但常受飢餓, 千年萬載難得一食,即便得了,也會立即被猛火所焚,燒成灰燼。“地獄道”之左是“畜牲道”,刻一獅一牛一馬任人驅使,互相蠶食。此道是一切動物群聚之處。
第三層造像表現了“十二因緣說”的基本內容,即展現眾生痛苦的原因和“名狀”。
第三層上方正中的小圓龕中刻一羅剎將軍。身著將服,手持寶劍,危襟電坐。以下沿反時針方向依次刻:一老者悠閒而坐,旁擺瓦輪;一猿猴結跏而坐,一漁翁撐船捕魚;一 修行者靜心參禪;一對男女雙手互摩。
一女子站立,想坐著的男子訴說;一母親懷抱嬰兒;一青年腳踢瓦罐,毆打老婦;一著朝服官吏面呈怒容;一孕婦;一侍者攙扶一老者;一病者;一棺材,兩位女人扶棺痛哭;兩男女並坐交談,面露愁容;一男子雙手掩面,心生悲痛;一婦女揹著小孩,與男子惜別;一男子緊挽韁繩,牽馬不騎。
這些造像,依次表現了“十二因緣說”中“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人生彼此互為條件或互為因果的十二個環節。
為了更形象的說明 生死輪迴的具體過程,於是第四層分為18格,每格於瓦官似的套筒中刻出一個個生靈轉世輪迴的影象。從“天道”開始,反時針方向依次為:人頭人尾,人頭畜尾(天道);狼頭人尾,牛頭畜尾,獅頭畜尾(阿修羅道);禽頭畜尾,畜頭蛇尾(畜牲道); 馬頭蛇尾、魚頭人尾,蛇頭畜尾(地獄道);人頭畜尾,畜頭畜尾(餓鬼道);豬頭畜尾,龍頭人尾,鳥頭畜尾(人道)等等,這可能表示生死受胎像,以頭示生所屬,以尾示亡所屬。
在一個人死後,會經歷一個叫“ 中陰期”的過渡,然後再次輪迴。輪迴的範圍是在六道之內,亦即天道、人道、修羅道、地獄道、餓鬼道及畜牲道。在天、人及修羅道三者中轉生,痛苦為較少,所以它們合稱為“三善道”。地獄、餓鬼及畜牲道中,痛苦極大,所以它們合稱為“三惡道”。
所謂的六道解脫說:
中國曆代文化以儒家思想為其主流,儒家學說則又以倫理道德為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而孕育此民族精神者,首稱孝道。儒家以孝道批評佛教徒割愛辭親,剃除鬚髮,燃骨割肉,出家修行仍大不孝之行為。
然而在六道輪迴下妻子可能是你前前世的母親,父親的妻子可能是你前世的妻子,愛狗可能是你前世的丈夫,今世再續未了之緣。而人吃的肉可能是多少世的血親。這樣眾生靈都可能是你的諸前世父母親人。正如志公祖師所道:古古怪,怪怪古,孫子娶祖母。豬羊炕上坐, 六親鍋裡煮。女吃母之肉, 子打父皮鼓。眾人來賀喜, 我看真是苦!
然而面對儒家的指責佛家一方面做出妥協融合,宣揚戒孝合一的思想,將輪迴報應與孝道結合起來。佛經透過描述不孝之人將要受到的種種地獄苦難,和持孝之人將要獲得的種種天堂福祉來從兩方面告誡世人,應該敬信三寶,孝順父母。而後再將送子觀音的偶像崇拜融合了佛教與儒家“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思想。
另一方面認為儒家的宗旨在於供養,使父母現世安樂,衣食無缺,進而光宗耀祖,這種儒家之孝是狹窄的小孝,是隻對今生父母行孝的世間孝道。而只有佛教出世間的孝道才是真正的大孝,是永久的孝。
因為佛教之孝道要求接引父母學佛,令其截斷無明煩惱的業流,出離六道輪迴之苦,證悟涅盤究竟之樂;而且還要救度過去世的累劫的人畜蟲蟻父母親人,同沾法益,同登蓮邦。
幾天後,關於六道的學習終於結束了。而同一時刻,關於認知這個世界的學習開始了。
宇宙是天文學名詞。廣義的宇宙定義是萬物的總稱,是時間和空間的統一。狹義的宇宙定義是地球大氣層以外的空間和物質。
“宇宙航行”的“宇宙”定義就是狹義的“宇宙”的定義,宇宙航行意思就是在大氣層以外的空間航行。
而宇宙本質,目前大致有三種概念。
唯心者的意識宇宙,唯物者的物質宇宙,和法則宇宙。
古代對宇宙的定義,有西漢的《淮南子》:“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
透過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觀測發現我們的宇宙已經膨脹了138.2億年,最新的研究認為宇宙的直徑可達到960億光年,甚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