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酒店的華楓在雲夢的輔助下,隨著絲絲光華的湧動成功把那些當晚被抽取元氣的遊客恢復到了正常狀態,這一回折騰華楓也是累的滿頭大汗。至於剩下的那些元氣瓶華楓都交給了附近道盟的人。
當清晨的陽光照耀在酒店客房的時候,每個睡眼惺忪的眼睛睜開後,除了隱隱覺得腰痠背痛,還依稀記得自己在最近的時候報了個旅行團之外,很多東西都變得模糊不清。但這些似乎在記憶中消失的東西好像讓人隱約覺得事情沒那麼重要。
於是,該旅行的旅行,該賴床的賴床。一切和往常並沒有多大區別,就像每個出門旅行從酒店醒來的時候一樣。他們大概也不會記得曾經自己有那麼一刻身體盤曲著像個做了高難度瑜伽的人。注視著這一切的華楓和雲夢看到自己的付出換來了這幾十人的健康,雖然辛苦了點,但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就像每一次出完任務成功達成目標後的心情,暢快,安寧。
這一趟耽擱下來,幾天時間又悄悄過去了。華楓帶著雲夢一路緊趕慢趕回到了南京城。
金陵景色依舊,春暖花開的日子裡一切如舊。好像從沒有這座城市裡離開一樣的感覺。
宇宙深處。一艘飛船上。一個被攤開的螢幕前,放著一個城市的資料:
“歷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禍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氣度不凡的風水佳境,過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災,但亦屢屢從瓦礫荒煙中重整繁華。且在中原被異族所佔領,漢民族即將遭受滅頂之災時,通常 漢民族都會選擇南京休養生息,立志北伐,恢復 華夏。大明、民國二次北伐成功;東晉、蕭梁、劉宋三番北伐功敗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議以 建康為都以顯匡復中原之圖,惜宋高宗無意北伐而定行在於杭州,但迫於輿論仍定 金陵為行都。太平天國以南京為都,也以驅除異族統治為動員基礎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視為漢族的復興之地,在中國歷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價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慼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南京一帶在100萬年至120萬年前就有古人類活動,35至60多萬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湯山舊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了 南京猿人化石,是截至2010年已發現最早的南京的人類生活遺蹟。 南京猿人化石的出土,是中國古人類研究及舊石器時代考古領域具有世界意義的重大發現。同一化石點發現兩個人種,全世界僅有南京一處。這不僅讓“ 南京猿人洞”成了全球唯一的同一化石點發現兩個人種的地方,也為人類多地起源論提供了有力依據,中國人並非起源於非洲。 ”
“大人,這是目標人物家鄉的資料。”一個聲音恭敬說道。
“這些又能代表什麼,你可知上面的意思是要選擇一個星球進行殖民,而那些可能被吸收進星輪的人就是大人需要的種子。也是我們此行任務的關鍵,地球將是我們的第35678號目標星球。而那個叫做華楓的青年人就是這座目標星球的重點吸收物件。”
“是,大人!小的明白。約70008000年前,出現了以 北陰陽營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原始村落,今 棲霞地區已有農業文明產生。 在市中心的 鼓樓崗北陰陽營、 江寧區陶吳鄉咎廟等地,發現200多處6000多年前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製成的生活用具。3000年前,相當於中原的商周之際, 秦淮河流域出現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稱為 湖熟文化。春秋戰國時,在這些聚落的基礎上形成了南京地區最早的城邑。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周靈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國在今 六合已設有 棠邑,置棠邑大夫,是南京有歷史記載的最早的地方建置,也是南京建城的開始,至2016年已有2587年。 春秋末年,吳王夫差在今朝天宮一帶築 冶城,開辦冶鑄銅器的手工業作坊。周元王四年,越國滅吳後,范蠡在今 中華門外的 長幹裡築越城。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於 石頭城築 金陵邑,金陵之名源於此。
公元229年,吳大帝孫權在此建都,改秣陵為 建業(282年改 建鄴)。此後,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均相繼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稱,今 南京圖書館和 六朝博物館下均保留有建康城遺址。六朝時期的 建康城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達百萬,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口超過百萬的城市,衣冠南渡使 漢民族在南京儲存了華夏文化之正朔。六朝南京城和羅馬城並稱為“世界古典文明兩大中心”,以建康為代表的 南朝文化,在人類歷史上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六朝時期, 建康城在中國古代都城發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首開都城中軸對稱佈局的先例,其平面佈局、建築形制對後世影響深遠,並深刻影響到東亞各國。六朝皇宮 臺城,為北魏都城以及東亞各國爭相效仿,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深遠影響了後世都城建設的形制。 [12][13]
隋唐兩代,南京受到北方刻意貶抑,但地理上的優勢使這一地區的經濟、文化不斷發展強大。 李白、 劉禹錫、 杜牧、 李商隱等詩人都在這裡生活、遊覽過。
唐亡後, 南唐定都金陵,並擴建城邑。北方中國戰火不斷,而自楊吳始,70多年境內沒有發生大的戰爭。 秦淮河兩岸集市雲集,經濟繁榮伴隨著文化的發達,詩詞、書畫都開一代之風。
宋元時期的金陵是東南地區的經濟重鎮,北宋政治家 王安石曾3次以宰相之位擔任江寧知府,並定居、終老在此。1129年,宋高宗趙構改江寧府為 建康府,作為行都,為江南東路首府。紹興八年定建康為 留都。南宋名將岳飛曾在南京 牛首山一帶大敗金兵,並有 抗金故壘遺存。
元代時改為 集慶路,城內設有東、西織染局,組織絲織品大量生產,專業工匠有6000多戶, 南京雲錦成為元代皇家御用品,南京成為江南地區紡織業中心。
1356年, 朱元璋攻佔集慶,改為 應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京師總人口約70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歷時達27年的 南京明城牆,是 世界第一大城垣。雞籠山麓的 國子監學生多達近萬人,還有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
1402年,朱棣發動 靖難之役奪 建文帝帝位,攻佔南京後稱帝,改元 永樂。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將南京改為留都,設 南京六部等機構,行使雙京制, 應天府(南京)和順天府(北京),合稱二京府。1430年, 鄭和從南京 龍江關(今 下關)啟航,率領二萬七千餘官兵,駕駛寶船61艘,開始第七次遠航。
明代中葉,南京城人口達120萬,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 首都。萬曆年間,西方傳教士 利瑪竇遊歷中國後,在《利瑪竇評傳》中寫到:“目睹南京這座大城,未免眼花繚亂……明代的南京城極其雄偉壯觀,堪與十九世紀的歐洲任何最大的首都相比擬。本朝開國皇帝洪武把它造成奇蹟,東方所能見到的一切都無法望其項背。” 終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南方乃至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好了,剩下的我都知道了,我們大概還有多久能到地球?”被稱作大人的人問道。
“回墨江大人,如果順利的話,母艦大概會在地球歷2121年著陸地球。”
“全速前進,必要時進行蟲洞跳躍。”墨江吩咐道。
“是!大人。”
一道如彗星般劃過幽深宇宙的光芒帶著這艘飛船駛向了太陽系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