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這麼做當然有他的想法。
他其實早就想這麼做了,從之前模擬他就知道朱高煦會練兵之法,昨天朱高煦更是親自說了。
現在剛好藉著這個機會,讓朱高煦親自訓練出一千精兵出來,隨後運用到全軍,如此一來他豈不是賺大發了。
看著朱元璋和眾人據理力爭的樣子,朱高煦差點就信了。
但朱元璋那嘴角微微上揚,隨後還暗自瞥了自己一眼的樣子,剛好被朱高煦看到了。
頓時他就一切都明白了。
果然,他走過最長的路就是老朱的套路,和老朱一比,自己還是太年輕了。
坐在龍椅上的朱元璋可不管朱高煦是不是又懂了,見眾人沒有反應之後,當即下來拍板兒,將此事定了下來。
隨後索性不再去討論別的事情,直接宣佈退朝,拉著朱高煦從大殿內退了出去。
書房內,朱標和朱棣也一同跟了過來。
朱元璋坐下後看著一臉便秘表情的朱高煦笑著說道:“怎麼樣,咱答應給你的將軍沒有食言吧。”
聽到這話,朱高煦撇了撇嘴,一扭頭沒有說話。
朱元璋也自知理虧,朱高煦前腳剛說出瞭解決北方災區的政策,後腳他又惦記上了人家的練兵之法。
關鍵事先還沒和對方打個商量,朱高煦不理他,朱元璋也只能表示理解。
輕咳一聲,朱元璋將目光轉向了自己的兩個兒子。
“你們找咱來所謂何事啊?”
“父皇,高煦還小,怎麼可以領兵作戰,孩兒懇請父皇收回成名!”
不等朱標說話,朱棣便率先開口。
面對自己的大哥朱標,朱棣實在是沒膽子起一點異心,生怕自己這個大哥有一點不滿。
甚至為此來犧牲自己兒子的前途。
在場的人都看的明白,哪怕是朱高煦也懂,這也是為什麼他有些不滿的原因之一。
對於在座的這些人當眾,一千精兵根本不算什麼,哪怕是一萬精兵又如何?
重要的是朱元璋的態度。
先是讓朱棣留守京都,隨後又是大肆寵愛朱高煦,先是封王后是賞兵,這對於一眾大臣來說就是一種訊號。
是不是皇帝對當今太子有所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