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昭本以為,盧植帶自己來慶功宴,是想得到士族世家的認可。
經歷過一輪嘲諷,楊昭這才發現,盧植的目的,可能不在這個方面。
那些世家,不會認可他一個鄉勇。
盧植的意圖,或許是征討黃巾的左中郎將皇甫嵩,整個大漢,有能力的將領不多,皇甫嵩正是其中最有能力的那個。
楊昭想要殺賊,守衛國家,走軍隊那條路是最合適的。
盧植盯上了軍隊,先帶楊昭在皇甫嵩面前露一露臉,便於以後在軍中混下去,軍隊才是楊昭的最好歸宿,仕途不太合適。
想到老師的用心,楊昭心裡更感激,在眾人的嘲笑中走上前。
“請問諸位,誰能借劍一用。”
他高聲問道。
曹操首先回應,舉起自己的佩劍,笑道:“我這有劍,明光儘管用。”
他們都不清楚,楊昭突然要一把劍,有何用處,但是他們嘲諷的眼神,並沒有減少分毫。
“他這是要用劍作詩?”
“我認為,虛張聲勢罷了!”
“此人匹夫一個,連字都未必會寫,你們真相信他能作詩?”
……
那些世家子弟,又議論起來,冷嘲熱諷。
楊昭聽著他們的聲音,不為所動,接過曹操的劍輕輕一挑,剛才放在他面前的案桌就豎起來,眾人依舊看不懂,他要做什麼。
“好劍!”
楊昭拔劍出鞘,挽了個劍花,劍身微微顫抖,寒氣逼人,道:“多謝孟德兄借劍,我以劍為筆,寫一首詩。”
“好!”
曹操是唯一會和楊昭互動的人,興趣滿滿道:“明光寫詩,我念詩。”
他並不懷疑楊昭的詩才,當初前往廣宗路上,聽到楊昭唸了兩句詩,作得極好,回來後也查清楚了,此前從來沒有別人寫過。
可以說,是楊昭原創的!
楊昭仗劍而立,一劍往那案桌刺出。
從鄴城到廣宗,楊昭已忘了,自己殺過多少敵人,殺出了滿身的殺氣,此刻殺氣騰騰,彷彿一把出鞘的寶劍。
凜冽的殺意,席捲整個宴席。
盧植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楊昭還有如此一面,為之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