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戒炮和機槍堡壘一旦建造,就不可挪動。
它們在倖存者眼裡,是屬於比較匪夷所思的武器。
機槍堡壘還好,掩蓋於土層下,他們看不到就算了。
而哨戒炮直挺挺地架著,充滿科技感的霸氣外形,恐怕會吸引不少目光。
跟他們解釋起來也麻煩,後面還會出一些其他裝備,免不了要逐一露臉。
黑科技到底是與眾不同的,加強保密意識,對王徒而言,有利無害。
為避免閒言碎語,王徒經過充分考量,決定把庇護所遷走。
不會太遠,但絕對不能在矮山之上。
以後這裡便屬於基地大本營,是王徒最為穩固和安全的“家園”。
倖存者,從某種意義上講,還屬於外人。
上午的工作極為繁忙。
首先是挖掘機在山腳掘了深坑,再由士兵將喪屍的屍體丟進坑裡,引火焚燒。
百來號士兵全部發動,把武器放到一邊,專注搞好戰後收尾工作。
雖然是寒冬臘月,屍體不容易腐壞發臭,可也不能將它們拋之不理。
好歹也是人的外形、軀殼,成千上萬哪躺的都有,看起來不舒服。
人人上手,有拖的,有拽的,後面實在太多,就由張強找了臺推土機,一股腦地平推。
推土機操作手是一箇中年人。
王徒剛找他時,怕他不太能接受比較罕見的大型血腥場面,就提前問了一句。
急於表現,他拍著胸脯說自己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
以前曾在某某地幹活,遇過持槍劫匪,還被餓狼追趕過。
然後,他在開推土機作業推屍的過程中……從頭吐到了尾。
主路面目全非,一時半會還走不了,派出一支小隊,帶張強從野林去山下。
交給他的任務是,務必在天黑前尋找一處新的庇護所。
其他倖存者回到樓房,沿途所見,到處散落著金燦燦的彈殼。
再聯想到昨夜持續了很久的槍聲、炮聲,不難想象,這場戰鬥有多慘烈。
不適合倖存者接觸的地方,有士兵持槍在站崗。
帶有好奇,他們遠遠探頭去瞧,卻遭到呵斥,就不敢再亂看了。
伏羲帝國的軍隊,屬於直隸制,主要分佈在比較重要的幾個省市或邊境地帶。
尋常的城市周邊,只會駐紮小型的防禦警衛軍團,用以處置突發事件。
並且他們極少在大眾視野內出現,也不存在相關的新聞宣傳。
故此,普通民眾對帝國軍隊並不瞭解,甚至處於比較陌生的一種狀態。
一群人進了院,才敢放聲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