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晃三個多月。
外院武比數日後,羅素心就將海嶽靖平訣交予楊念,一份是寫滿靈文的薄薄法冊,與一枚拓印著靈階功法的傳承法簡。
法冊自是供尚無靈識,無法觀看法簡的體武境弟子修煉。
楊念看也不看,隨手丟在一旁,直接將靈識投入傳承法簡。
以他如今的識力,便是羅素心都能瞞過,還要靈文法冊作甚。
三個月來,他以海嶽靖平訣替換撼山功,本以為多少有些滯礙,結果靈氣轉換異常順暢,仿若兩者同出一源。
對此,楊念覺得不能簡單歸結於同為土系功法的緣故,天下土系功法何嘗之多,難道都能如此輕易轉換?
這其中恐尚有隱情。
聽聞這撼山功出自南詔大派元塵派,這海嶽靖平訣與那元塵派還有什麼牽連?
當然,這非是現下自己能弄明白的。
只是如此一來,這原本水土兼修的功法,其土法部分已是先行一步了。
在此之後,他確實地體會到修煉這海嶽靖平訣艱難之處。
原以為他十五竅的極品資質,修行該是飛速猛進才對。
但事實上,他只比之前快上一些而已。
細究之下,自己也就是七竅資質左右的修行速度,至多不會超過八竅。
也就是說,海嶽靖平訣修煉進度要比同類功法慢上一倍!
這還是自己十五竅的根基,若是換得一般七到八竅的內門精英弟子,其修煉進度豈不是和那些大多連氣武境都跨不進的外門弟子相仿?
這還是體武境,若到了氣武境,甚至真武境,功法越是高深,進度豈不是越發緩慢?
難怪絕大多精英弟子對此功法棄之如敝履。
然而,此法雖修為進展緩慢,但所凝鍊的靈氣果是雄厚綿長無比。
只這三個月修煉,楊念已足以御使守靈劍了!
雖還說不上駕馭自如,但是也絕非如之前一擊而力竭可比。
修為提高雖慢,但實力卻增強不少,如此積累便深厚許多,便是慢上一些,也是利大於弊。
在楊念看來,放棄此功法的弟子,目光實是短淺。
他卻不曾想,那是因為他自己根基極厚,才有如此明顯的實力提升,若是普通中上品竅象弟子,那一點點細微積累根本無法彌補修為緩慢的差距!
至於上品竅象,自會有真傳功法傳下,也不會來選這門。
除開修訣外,楊念還在這海嶽靖平訣中發現三道本命武訣!
所謂本命武訣,乃是修訣同出一脈,互為表裡。
本命武訣是與修為息息相關,並隨著修為而進階,也就是說現在的這三道本命武訣若是靈技的話,將來可進階為靈術,法術,甚至神通亦不可知。
一部功法中,能有一道本命武訣已算不俗,這海嶽靖平訣竟有三道,足可見其底蘊不在真傳功法之下。
不過,這三道本命靈技都有禁制遮掩,修為不到是看不得的,這也是傳承功法中常見之事。
楊念以其強大靈識,提前窺得一些資訊,這三道靈技當中,一道是中品土系靈技,一道中品水系靈技,最後一道連他也辨識不清。
這也是他靈識天賦異稟,換作別人,恐怕不到氣武境還不知有這三道靈技。
靈技本是氣武境階段功法,楊念原以為自身十五靈竅之雄厚,或到大圓滿時或能解開禁制。
哪知三月之後,楊念驚奇發現其中那道土系靈技,禁制居然解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