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念武記 > 第三十章 劍識拓竅

第三十章 劍識拓竅 (第1/4頁)

四強之戰,已過去數日。

此時的楊念坐定念府練功密室之中,靈穴中的清鬱靈氣不斷湧入氣脈,周身氣機持續上揚,不斷突破原本的極限,同時雜質被析出體外,留下極其濃郁清純的靈氣團。

若是一般武修,此時能做的唯有不斷聚攏靈氣,純淨氣機,以期厚積薄發多凝幾竅。

但楊念不同!

他一邊凝聚靈氣,一邊默默運轉真識拓竅之術,將自己靈識沉入氣脈之中,散佈靈氣之中。

真識拓竅之術乃是真明通識大法中真正的逆天奇術。

一般武修在凝竅時,依靠竅數的多寡來決定自己的修為,竅數越多,自然修為越高。

真識拓竅之術則另闢蹊徑,利用體武境就產生的靈識,在凝竅之際,駕馭靈氣將自己的靈竅拓寬,如此一來即便同樣數目的靈竅,可蘊容更多靈氣!

待得氣脈中的靈氣積蓄極致,再無有可能增加一絲一毫後,楊念眼中精光一閃,知道時辰到了。

他繃緊的氣脈頓時一鬆,氣脈中原本被束縛的靈氣自動遊走,並隨機往得幾處凝結。

這一過程先天而就,由個人武資決定,武修自身無法干涉,當然傳說一些大宗大家有些秘術可以善加引導,但至少楊念是沒辦法的。

楊念內視己身,發現自己體內至少有八處靈氣在集結,這已算得不少,該是自己氣脈拓寬三倍後的成果,若是原先的自己能有五處就不錯了。

但這絕非表示楊念能凝結八枚靈竅,在凝竅的過程中,會有靈氣散逸的現象,弱小的凝結點會被吞噬。

果未多久,一處凝結點就開始出現靈氣散逸,離它最近的一處凝結點受其散逸靈氣吸引,向它靠攏過來,最後竟將其吞併了。

楊念露出一絲苦笑,這與武修武資息息相關。

據說真正的天才在凝竅時可做到‘無漏’,比如那張麟能凝得十竅,恐怕就是做到了‘無漏’。

自己相比下來,靈氣漏得就像個篩子。

隨著凝結度越來越高,又一個因凝結速度不夠,開始出現散逸,結果被附近兩個凝結點瓜分了。

直到最後六個靈竅即將成型,就連楊念也以為六竅局面已定時,一個氣團竟毫無徵兆的破散開來了。

可能自己的武資無法承擔六竅的緣故吧。

楊念頗為無奈的看著散去的靈氣。

不過,他乃是心志堅定之人,之前凝結全是靠天,從現在起就是看自己了。

此時,五個靈竅已經成型,接下來就是凝固。

以曹衍所傳,在此之前,靈識不可有絲毫干涉,靈竅成型之前,哪怕稍受刺激就會立即破散,而在靈竅完全凝固後,靈識也無力再改變半分。

唯一能用靈識干涉的,只有這靈竅凝固的短暫時刻,也正是施展真識拓竅術唯一機會。

楊唸的靈識此前已經和靈氣混在一起,此時正沉睡在五個成型靈竅之中。

他運起真識拓竅之法,喚醒那部分靈識,並使其調動靈竅中靈氣旋轉起來。

每轉一圈,就便將靈竅寬大一分。

同時,每轉一圈,也會消耗一分靈竅內的靈識。

此時的靈竅是封閉的,靈識得不到補充,用去一份便少一份,直到靈竅徹底固化,再次與氣脈連線。

這真識拓竅之術就是一邊是和時間賽跑,一邊極限運用自己有限的識力。

幾次運轉之後,楊念發現每次靈氣旋轉時,靈竅會拓寬一些,但靈氣旋轉一歇,靈竅又會收縮一些。

如此一起一伏,如同進三步退兩步,等到靈識耗盡,最後成就也是有限的很。

楊念眼光一厲,如此看來,與其將來成就的不上不下,不如放手一搏。

隨他決心一起,識意一變,原本靈竅中旋轉的靈氣化作劍刃之形,不再是旋轉著向外延伸,而是向靈竅深處拓挖而去。

最新小說: 蛇仙:開局吞噬仙帝 穿越後系統給雙修功法什麼意思? 劍道之主 躍蒼穹 星沉戰史 開局一扇門,全靠自己搶 師孃別這樣,師父在隔壁 無限轉生我總是死於意外! 洪荒:殺敵爆修為,闡教崩潰了 詭影龍脈:東海沉船的超導碑文 大日焚天經 大師兄萬歲! 富二代修仙傳 全能主角導師 誰說沒靈根不能修仙的? 尋仙啟示錄 絕世天驕有如何:我開掛你怕啥? 誰說他修仙天賦差的? 我劍證魔道,屠盡天上仙 玄幻:我以神脈覺醒無窮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