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練功室,蕭陌盤膝坐在蒲團之上,開始思考,要如何才能突破齊物境?
毫無疑問,逍遙境與齊物境的門檻,從某一方面來講,甚至比入定境突破到逍遙境時,更加重要,更加受人重視。
不過,經歷過湛若水的指點,以及左秀桐的珠玉在前,蕭陌卻並不是對齊物境一無所知,至少,他已經明白,想要突破齊物境,最重要的幾點是什麼。
其一,便是修煉出心念,其二,便是懂得何為齊物的概念。
而想懂得何為齊物的概念,首先便是要進入物我兩忘之境,而進入物我兩忘之境後,便能見到本心,放下執念,修煉出心念。
心念一成,境界自然水到渠成的突破。
但如何進入物我兩忘之境?見到本心?
這卻是一個難題。
想到此,蕭陌忽然心中一動,想到了什麼,手一揮,面前出現兩本古籍,一本名為“肇論”,一本名為“真心圖說”。
這本書,都是他之前從藏書閣借來的,禪述各種心道奧秘,以及記載如何突破齊物境的關健的。
剛借來時,蕭陌還翻開看過一段時間,只是發現有些深奧,而當時他距離突破齊物境尚早,對於裡面記載的內容理解不深,所以就放到了一邊,沒有繼續看下去。
但現在,他自己到了突破齊物境的關口,這兩本書卻不能不拿出來,繼續翻看一番了。
真心圖說內記載的內容比較簡單,只是講天地萬物,同為一體,心與萬物相融,而萬物都為我而存在,還算比較容易理解。
但“肇論”就不一樣了。
這本書比較複雜,裡面講的,不是道理,竟然是一個個關於悟道的小故事。
譬如現在,蕭陌就翻到第一頁,裡面講的是一個‘見花如夢’的故事。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上古時期,一位姓陸的大夫,有一天,忽然來到一個寺廟中,他問寺中的禪師說:“僧肇法師真奇怪啊,他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這句話也太古怪了。”
寺中的老禪師聞言,微笑著用手指了指庭院中的一株花,只說了一句話:“大夫,時人見這一株花,如夢相似。”
陸大夫聞言,不解其意,反覆追問,老禪師卻只是笑而不答。
而這個故事,講到這,便即戛然而止,全無下文,也沒有任何解釋。
看到這麼簡單的一個故事,蕭陌只覺整個腦袋都痛起來,他最討厭這種講話不講明白,故作高深的故事了,但是,其中卻的確涉及到了心道的奧秘,他也明白,如果他參不破,恐怕他要停滯在逍遙境九重巔峰的瓶頸不知多少年。
但如果他一旦參破了,估計馬上就能參破齊物瓶頸的奧秘,知道如何才能突破。
於是,蕭陌閉上眼睛,就翻來覆去,一直想一直想,把這短短几十個字在腦海中回思千百遍,然而,縱使他腦袋想得生疼,得出千百種解釋,卻又沒有哪一種解釋,能讓他滿意。
反而,他的腦袋越來越疼,感覺對於齊物境的理解,不但沒有加深,反而更遠,更朦朧了。
真有一種見花如夢,霧裡看花的感覺。
明明知道花就在前方,但就是看不見,摸不著,只聞其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