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配合儲存費用這一特點,蘇銘實際上給“克羅雷”準備好了一整套的卡組思路。
每次開炮白蹭的傷害,外加減少費用,僅僅只能算是T1級強度,達不到“強無敵”的地步。
原因很簡單,當戰鬥進行到後期時,將一張2、3費的卡牌給降費到0或1費,實際上並不能對大局影響多少,畢竟低費卡牌的作用實在太少。
通常意義上的後期戰鬥,基本都是6費以上的“大怪”,依靠它們的強勢身材或者稀有特效,來製造出“一錘定音”的效果。
分水嶺之所以被卡在6費這個節點上,原因也很簡單。
爐石的法力水晶上限為10顆,這便意味著不考慮其他幫助的前提下,每回合可以打出兩名5費隨從,卻絕對無法召喚兩名6費隨從。
因此,可以明顯地透過對比看出,法力值消耗達到6費以上的隨從,往往會具有一些非常強橫的特效。
規則上對它們的限制便是召喚回合必須將“重心”放在這些“大怪”身上,讓它們成為戰鬥的主力。
【索瑞森大帝】為什麼被稱為“騷套路發動機”,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減費之後的牌手有機會在一回合內召喚出23名“主力”,並且與低費、甚至零費的輔助卡牌相配合。
……
那麼,當蘇銘手握有簡單易行的“減費”手段後,他的戰術思路也是不言而明。
無腦選“大怪”,有多少選多少!絕對不嫌多!
哪怕起手抓了一把的8、9、10費也不需要擔心,前期利用英雄技能【開炮!】,減小場面壓力的同時積蓄力量。
甚至都不需要等到後期滿水晶,戰鬥進行至中期的時候就可以利用4點、6點水晶這樣低廉的數字,召喚出正常情況下10費才能登場的超級大怪!
就憑前期那些普遍23血和攻的小怪,在真正的後期大哥面前,那是真的死一戶口本的隨從都未必能完成互換!
換而言之,克羅雷的“大怪流”思路就是“只走質、不走量”,不需要每回合都有隨從出,但務求讓每一名登場的大哥都能錘掉對面半條命!
拍下第一名大哥,對手交出硬解解掉了?沒關係,手裡還有的是,這只是我最弱的一名手下!
召喚第二個大哥,對面場上所有隨從拿來和它完成了互換?沒關係,這種實力的隨從我牌庫裡全都是,這只是第二弱的傢伙而已!
站場第三名大哥,敵方解牌耗盡了?那不好意思我要走臉了,隨便踹幾腳就是兩位數的傷害!
以追求質量為第一要務的“大怪流”,前期可以賣臉硬撐過去,後期場面自然穩健,唯一的問題僅僅是中期可能會失控。
這種戰術形式,與託奇的多選後期大哥看起來似乎很像,但實際上兩者間存在著不少差別。
託奇是利用各種AOE法術、苟活單卡,撐過疲軟的中期,進入到後期的【雙倍速】外加大哥節奏。
不過,當蘇銘這邊能夠透過特殊的英雄技能【開炮!】為手裡的大哥牌減費之後,這套卡組思路里最為孱弱的中期將會直接消失,因為原本緩慢啟動的“後期”,被提速到了中期!
4費大螺絲壓場,5、6費紅龍綠龍壓場,那真是神仙難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