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元年三月初九,東海中央海域下起了小雨。春天的雨帶著誘人的、生機勃勃的氣息。
臨近觀音島海域,所有人的心情都不錯。歷時幾個月的海上航行,觀音島是最後一站。如果一切順利,花不了幾時間,蒼雲艦就要回家了。
其中最開心的當屬玲瓏。自從和項星拉過勾後,她便一門心思的修練內外神之法,爭取早日解決婆羅門王一支的血脈問題。
“玲瓏妹子,已進入觀音島海域了。”玉音站在玲瓏的艙室外,小聲說道。
“來啦!”
玲瓏穿戴整齊的上了甲板。遠遠的小雨行成的霧氣中,可隱隱看見一座島。
宋程義的海圖上,觀音島只是一個小黑點,大小形狀皆不知。
介紹東海基本情況的書冊上,對觀音島的描述很少。只說島上人時常救治落難之人,是東海中少之又少的一方良善之地。
蒼雲艦沒有再靠近,離觀音島還有二十多海里時停下。這一位登島的是心覺、玲瓏、項星還有玉音四人。
胡媚兒啫著小嘴兒道:“小和尚小心些啊!若有萬一,馬上叫我!”
心覺面露微笑,道:“媚兒放心些。大幻禪師我雖未見過,但總歸是我師叔,怎會為難我和婆羅門王。”
“時間久遠,誰知道會發生什麼變化!總之小心些不會錯啦!”
“知道了!”
四人跳上小舟,心覺掌擊海面。小舟破開風浪,飛速前進。
當水氣煙霧越來越薄時,心覺和婆羅門王越發激動。因為在正前方聳立著一尊高大的、雙眼中有燈光射出的佛像。它和佛光城一模一樣,只是體形小了許多許多。
“是了!肯定是了!”玲瓏激動的道。
口岸上停靠了許多大小船支。好多船上都有人拿著香燭,朝觀音島、那尊佛像、大海跪拜。表情嚴肅而真誠。
上了岸,道路兩邊插滿了大小長短不一的香燭。石子鋪成的小路上全是光滑的蠟,紅的、白的、黃的混在一起。
數百位信眾一步一拜,嘴中更是念念有詞。項星側耳傾聽,皆是些祈求、祝福、許願。
跟隨在朝拜的人群往裡走,一座座和佛門禪宗樣式相同的建築出現。心覺和玲瓏皆雙手合什,誠心誠意誦唸佛號、佛經。
對此等情景,項星打心底裡不喜歡。求神拜佛講的是讓自己平心靜氣。有所求者,往往靜不下心來。再者,佛祖他老人家的大法神通若用了滿足信者私利,那世間會成什麼樣子?人人心滿意足?人人皆是如來?怎麼可能?
來到寺廟大門前,有知客僧為前來朝拜的信眾們指路,及簡單說明一些觀音島上須注意的事項。
排隊準備進入的空閒時,項星四周打量。寺廟名為觀音禪院。在佛門禪宗的經典中記載。觀音為佛國最慈悲、最善良之佛陀菩薩。早年間,佛門禪宗在中土盛行時,觀音又稱觀自在、聖觀音等,信徙言,常念常敬觀音佛號,可得大自在、大智慧。
轉身回看來時的路。彎彎曲曲似蛇如龍,無數香燭之火為整座觀音島披上一層神奇的面絲。
細雨還在下著。身前最後一位信徙拿了只竹籤進入寺院後。心覺對那知客僧施禮:“阿彌陀佛,小僧求見貴寺大幻禪師!”
那知客僧明顯一愣神,隨後還禮道:“阿彌陀佛,院主體弱,已不再見客了。不知師……師弟從何而來。”
知客僧見心覺年少,便以師弟稱之,可是他感覺很是奇怪。這東海除了觀音島,還有別的佛門子弟?
玲瓏取出一卷金黃絹布交到心覺手中。心覺雙手接過。
“請師兄將此卷交到大幻禪師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