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龐嚴附)白居易(弟行簡敏中附)
元稹,字微之,河南人。後魏昭成皇帝,稹十代祖也。兵部尚書、昌平公巖,
六代祖也。曾祖延景,岐州參軍。祖悱,南頓丞。父寬,比部郎中、舒王府長史,
以稹貴,贈左僕射。
稹八歲喪父。其母鄭夫人,賢明婦人也;家貧,為稹自授書,教之書學。稹
九歲能屬文。十五兩經擢第。二十四調判入第四等,授秘書省校書郎。二十八應
制舉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登第者十八人,稹為第一,元和元年四月也。制下,
除右拾遺。
稹性鋒銳,見事風生。既居諫垣,不欲碌碌自滯,事無不言,即日上疏論諫
職。又以前時王叔文、王伾以猥褻待詔,蒙幸太子,永貞之際,大撓朝政。是
以訓導太子宮官,宜選正人。乃獻《教本書》曰:
臣伏見陛下降明詔,修廢學,增胄子,選司成。大哉,堯之為君,伯夷典禮,
夔教胄子之深旨也!然而事有萬萬於此者,臣敢冒昧殊死而言之。臣聞諸賈生曰:
“三代之君,仁且久者,教之然也。”誠哉是言!且夫周成王,人之中才也,近
管、蔡則讒入,有周、召則義聞,豈可謂天聰明哉?然而克終於道者,得不謂教
之然耶?俾伯禽、唐叔與之遊,《禮》、《樂》、《詩》、《書》為之習,目不
得閱淫豔妖誘之色,耳不得聞優笑凌亂之音,口不得習操斷擊博之書,居不得近
容順陰邪之黨,遊不得縱追禽逐獸之樂,玩不得有遐異僻絕之珍。凡此數者,非
謂備之於前而不為也,亦將不得見之矣。及其長而為君也,血氣既定,遊習既成,
雖有放心快己之事日陳於前,固不能奪已成之習、已定之心矣。則彼忠直道德之
言,固吾之所習聞也,陳之者有以諭焉;彼庸佞違道之說,固吾之所積懼也,諂
之者有以辨焉。人之情,莫不欲耀其所能而黨其所近;苟將得志,則必快其所蘊
矣。物之性亦然。是以魚得水而遊,馬逸駕而走,鳥得風而翔,火得薪而熾。此
皆物之快其所蘊也。今夫成王所蘊道德也,所近聖賢也。是以舉其近,則周公左
而召公右,伯禽魯而太公齊。快其蘊,則興禮樂而朝諸侯,措刑罰而美教化。教
之至也,可不謂信然哉!
及夫秦則不然。滅先王之學,曰將以愚天下;黜師保之位,曰將以明君臣。
胡亥之生也,《詩》、《書》不得聞,聖賢不得近。彼趙高者,詐宦之戮人也;
而傅之以殘忍戕賊之術,且曰恣睢天下以為貴,莫見其面以為尊。是以天下之人
人未盡愚,而胡亥固已不能分獸畜矣。趙高之威懾天下,而胡亥固已自幽於深宮
矣。彼李斯,秦之寵丞相也。因讒冤死,無所自明,而況於疏遠之臣庶乎!若然,
則秦之亡有以致之也。
漢高承之以兵革,漢文守之以廉謹,卒不能蘇復大訓。是以景、武、昭、宣,
天資甚美,才可以免禍亂;哀、平之間,則不能虞篡弒矣。然而惠帝廢易之際,
猶賴羽翼以勝邪心。是後有國之君,議教化者,莫不以興廉舉孝、設學崇儒為意,
曾不知教化之不行,自貴始。略其貴者,教其賤者,無乃鄰於倒置乎?
洎我太宗文皇帝之在藩邸,以至於為太子也,選知道德者十八人與之遊習。
即位之後,雖遊宴飲食之間,若十八人者,實在其中。上失無不言,下情無不達。
不四三年而名高盛古,豈一日二日而致是乎?遊習之漸也!貞觀已還,師傅皆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