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還蕃,賜以金帛。
五年春,李大恩奏言突厥饑荒,馬邑可圖。詔大恩與殿內少監獨孤晟帥師討
苑君璋,期以二月會於馬邑。晟後期不至,大恩不能獨進,頓兵新城以待之。頡
利遣數萬騎與劉黑闥合軍,進圍大恩。王師敗績,大恩歿於陣,死者數千人。六
月,劉黑闥又引突厥萬餘騎入抄河北。頡利復自率五萬騎南侵,至於汾州。又遣
數千騎西入靈、原等州,詔隱太子出豳州道,太宗出蒲州道以討之。時頡利攻圍
幷州,又分兵入汾、潞等州,掠男女五千餘口,聞太宗兵至蒲州,乃引兵出塞。
七年八月,頡利、突利二可汗舉國入寇,道自原州,連營南上。太宗受詔北
討,齊王元吉隸焉。初,關中霖雨,糧運阻絕,太宗頗患之,諸將憂見於色,頓
兵於豳州。頡利、突利率萬餘騎奄至城西,乘高而陣,將士大駭。太宗乃親率百
騎馳詣虜陣,告之曰:“國家與可汗誓不相負,何為背約深入吾地?我秦王也,
故來一決。可汗若自來,我當與可汗兩人獨戰;若欲兵馬總來,我唯百騎相御耳。”
頡利弗之測,笑而不對。太宗又前,令騎告突利曰:“爾往與我盟,急難相救;
爾今將兵來,何無香火之情也?亦宜早出,一決勝負。”突利亦不對。太宗前,
將渡溝水,頡利見太宗輕出,又聞香火之言,乃陰猜突利。因遣使曰:“王不須
渡,我無惡意,更欲共王自斷當耳。”於是稍引卻,各斂軍而退。太過因縱反間
於突利,突利悅而歸心焉,遂不欲戰。其叔侄內離,頡利慾戰不可,因遣突利及
夾畢特勤阿史那思摩奉見請和,許之。突利因自託於太宗,願結為兄弟。思摩初
奉見,高祖引升御榻,頓顙固辭。高祖謂曰:“頡利誠心遣特勤朝拜,今見特勤,
如見頡利。”固引之,乃就坐,尋封思摩為和順王。
八年七月,頡利集兵十餘萬,大掠朔州,又襲將軍張瑾於太原。瑾全軍並沒,
脫身奔於李靖。出師拒戰,頡利不得進,屯於幷州。太宗帥師討之,次蒲州;頡
利引兵而去,太宗旋師。
九年七月,頡利自率十餘萬騎進寇武功,京師戒嚴。己卯,進寇高陵,行軍
總管左武候大將軍尉遲敬德與之戰於涇陽,大破之,獲俟斤阿史德烏沒啜,斬首
千餘級。癸未,頡利遣其腹心執失思力入朝為覘,自張形勢雲:“二可汗總兵百
萬,今已至矣。”太宗謂之曰:“我與突厥面自和親,汝則背之,我實無愧。又
義軍入京之初,爾父子並親從我,賜汝玉帛,前後極多,何故輒將兵入我畿縣?
爾雖突厥,亦須頗有人心,何故全忘大恩,自誇強盛?我當先戮爾矣!”思力懼
而請命,太宗不許,縶之於門下省。
太宗與侍中高士廉、中書令房玄齡、將軍周範馳六騎幸渭水之上,與頡利隔
津而語,責以負約。其酋帥大驚,皆下馬羅拜。俄而,眾軍繼至,頡利見軍容大
盛,又知思力就拘,由是大懼。太宗獨與頡利臨水交言,麾諸軍卻而陣焉。蕭瑀
以輕敵固諫於馬前,上曰:“吾已籌之,非卿所知也。突厥所以掃其境內,直入
渭濱,應是聞我國家初有內難,朕又新登九五,將謂不敢拒之。朕若閉門,虜必
大掠,強弱之勢,在今一舉。朕故獨出,以示輕之;又耀軍容,使知必戰。事出
不意,乖其本圖,虜入既深,理當自懼。與戰則必克,與和則必固,制服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