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伎
○崔善為薛頤甄權(弟立言)宋俠許胤宗乙弗弘禮袁天綱孫思
邈明崇儼張憬藏李嗣真張文仲(李虔縱韋慈藏附)尚獻甫(裴知古
附)孟詵嚴善思金梁鳳張果葉法善僧玄奘神秀(慧能普寂義
福附)一行(泓師附)桑道茂
夫術數佔相之法,出於陰陽家流。自劉向演《洪範》之言,京房傳焦贛之法,
莫不望氣視祲,懸知災異之來;運策揲蓍,預定吉凶之會。固已詳於魯史,載彼
《周官》。其弊者肄業非精,順非行偽,而庸人不修德義,妄冀遭逢。如魏豹之
納薄姬,孫皓之邀青蓋,王莽隨式而移坐,劉歆聞讖而改名。近者綦連耀之構異
端,蘇玄明之犯宮禁,皆因占候,輔此姦凶。聖王禁星緯之書,良有以也。國史
載袁天綱前知武后,恐匪格言,而李淳風刪方伎書,備言其要。舊本錄崔善為已
下,此深於其術者,兼桑門道士方伎等,並附此篇。
崔善為,貝州武城人也。祖顒,後魏員外散騎侍郎。父權會,齊丞相府參軍
事。善為好學,兼善天文算曆,明達時務。弱冠州舉,授文林郎。屬隋文帝營仁
壽宮,善為領丁匠五百人。右僕射楊素為總監,巡至善為之所,索簿點人,善為
手持簿暗唱之,五百人一無差失,素大驚。自是有四方疑獄,多使善為推按,無
不妙盡其理。
仁壽中,稍遷樓煩郡司戶書佐。高祖時為太守,甚禮遇之。善為以隋政傾頹,
乃密勸進,高祖深納之。義旗建,引為大將軍府司戶參軍,封清河縣公。武德中,
歷內史舍人、尚書左丞,甚得譽。諸曹令史惡其聰察,因其身短而傴,嘲之曰:
“崔子曲知鉤,隨例得封侯。髆上全無項,胸前別有頭。”高祖聞之,勞勉之曰:
“澆薄之人,醜正惡直。昔齊末奸吏歌斛律明月,而高緯愚闇,遂滅其家。朕雖
不德,倖免斯事。”因購流言者,使加其罪。時傅仁均所撰《戊寅元歷》,議者
紛然,多有同異,李淳風又駁其短十有八條。高祖令善為考校二家得失,多有駁
正。
貞觀初,拜陝州刺史。時朝廷立議,戶殷之處,得徙寬鄉。善為上表稱:
“畿內之地,是謂戶殷,丁壯之人,悉入軍府。若聽移轉,便出關外。此則虛近
實遠,非經通之議。”其事乃止。後歷大理、司農二卿,名為稱職。坐與少卿不
協,出為秦州刺史,卒,贈刑部尚書。
薛頤,滑州人也。大業中,為道士。解天文律歷,尤曉雜佔。煬帝引入內道
場,亟令章醮。武德初,追直秦府。頤嘗密謂秦王曰:“德星守秦分,王當有天
下,願王自愛。”秦王乃奏授太史丞,累遷太史令。貞觀中,太宗將封禪泰山,
有彗星見,頤因言“考諸玄象,恐未可東封”。會褚遂良亦言其事,於是乃止。
頤後上表請為道士,太宗為置紫府觀於九秬山,拜頤中大夫,行紫府觀主事。
又敕於觀中建一清檯,候玄象,有災祥薄蝕謫見等事,隨狀聞奏。前後所奏,與
京臺李淳風多相符契。後數歲卒。
甄權,許州扶溝人也。嘗以母病,與弟立言專醫方,得其旨趣。隋開皇初,
為秘書省正字,後稱疾免。隋魯州刺史庫狄鏚苦風患,手不得引弓,諸醫莫能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