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從父弟儒衡)鄭餘慶(子瀚瀚子允謨茂休處誨從讜)
韋貫之(兄綬弟纁子澳)
武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人。曾祖載德,天后從父弟,官至湖州刺史。祖
平一,善屬文,終考功員外郎、修文館學士,事在《逸人傳》。父就,殿中侍御
史,以元衡貴,追贈吏部侍郎。元衡進士登第,累闢使府,至監察御史。後為華
原縣令。時畿輔有鎮軍督將恃恩矜功者,多撓吏民。元衡苦之,乃稱病去官。放
情事外,沉浮宴詠者久之。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員外郎。一歲,遷左司郎中。
時以詳整稱重。
貞元二十年,遷御史中丞。嘗因延英對罷,德宗目送之,指示左右曰:“元
衡真宰相器也。”
順宗即位,以病不親政事。王叔文等使其黨以權利誘元衡,元衡拒之。時奉
德宗山陵,元衡為儀仗使。監察御史劉禹錫,叔文之黨也,求充儀仗判官。元衡
不與,其黨滋不悅。數日,罷元衡為右庶子。憲宗即位,始冊為皇太子,元衡贊
引,因識之。及登極,復拜御史中丞。持平無私,綱條悉舉,人甚稱重。尋遷戶
部侍郎。元和二年正月,拜門下侍郎、平章事,賜金紫,兼判戶部事。上為太子
時,知其進退守正,及是用為宰相,甚禮信之。
初,浙西節度李錡請入覲,乃拜為右僕射,令入朝。既而又稱疾,請至歲暮。
上問宰臣,鄭絪請如錡奏。元衡曰:“不可。且錡自請入朝,詔既許之,即又稱
疾,是可否在錡。今陛下新臨大寶,天下屬耳目,若使奸臣得遂其私,則威令從
茲去矣。”上以為然,遽追之。錡果計窮而反。
先是,高崇文平蜀,因授以節度使。崇文理軍有法,而不知州縣之政。上難
其代者,乃以元衡代崇文,拜檢校吏部尚書,兼門下侍郎、平章事,充劍南西川
節度使。將行,上御安福門以臨慰之。高崇文既發成都,盡載其軍資、金帛、帟
幕、伎樂、工巧以行。元衡至,則庶事節約,務以便人。比三年,公私稍濟。撫
蠻夷,約束明具,不輒生事。重慎端謹,雖淡於接物,而開府極一時之選。八年,
徵還。至駱谷,重拜門下侍郎、平章事。
時李吉甫、李絳情不相葉,各以事理曲直於上前。元衡居中,無所違附,上
稱為長者。及吉甫卒,上方討淮、蔡,悉以機務委之。時王承宗遣使奏事,請赦
吳元濟。請事於宰相,辭禮悖慢,元衡叱之。承宗因飛章詆元衡,咎怨頗結。元
衡宅在靜安裡,十年六月三日,將朝,出裡東門,有暗中叱使滅燭者,導騎訶之,
賊射之,中肩。又有匿樹陰突出者,以棓擊元衡左股。其徒馭已為賊所格奔逸,
賊乃持元衡馬,東南行十餘步害之,批其顱骨懷去。及眾呼偕至,持火照之,見
元衡已踣於血中,即元衡宅東北隅牆之外。時夜漏未盡,陌上多朝騎及行人,鋪
卒連呼十餘里,皆雲賊殺宰相,聲達朝堂,百官恟々,未知死者誰也。須臾,
元衡馬走至,遇人始辨之。既明,仗至紫宸門,有司以元衡遇害聞。上震驚,卻
朝而坐延英,召見宰相。惋慟者久之,為之再不食。冊贈司徒,贈賻布帛五百匹、
粟四百碩,輟朝五日,諡曰忠愍。
元衡工五言詩,好事者傳之,往往被於管絃。
初,八年,元衡自蜀再輔政,時太白犯上相,歷執法。佔者言:“今之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