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武郭英乂崔寧(弟寬從孫蠡蠡子蕘從孫黯)嚴震嚴礪
嚴武,中書侍郎挺之子也。神氣雋爽,敏於聞見。幼有成人之風,讀書不究
精義,涉獵而已。弱冠以門蔭策名,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奏充判官,遷侍御史。至
德初,肅宗興師靖難,大收才傑,武杖節赴行在。宰相房琯以武名臣之子,素重
之,及是,首薦才略可稱,累遷給事中。既收長安,以武為京兆少尹、兼御史中
丞,時年三十二。以史思明阻兵不之官,優遊京師,頗自矜大。出為綿州刺史,
遷劍南東川節度使;入為太子賓客、兼御史中丞。
上皇誥以劍兩川合為一道,拜武成都尹、兼御史大夫,充劍南節度使;入為
太子賓客,遷京兆尹、兼御史大夫。二聖山陵,以武為橋道使。無何,罷兼御史
大夫,改吏部侍郎,尋遷黃門侍郎。與宰臣元載深相結托,冀其引在同列。事未
行,求為方面,復拜成都尹,充劍南節度等使。廣德二年,破吐蕃七萬餘眾,拔
當狗城。十月,取鹽川城,加檢校吏部尚書,封鄭國公。
前後在蜀累年,肆志逞欲,恣行猛政。梓州刺史章彝初為武判官,及是小不
副意,赴成都杖殺之,由是威震一方。蜀土頗饒珍產,武窮極奢靡,賞賜無度,
或由一言賞至百萬。蜀方閭里以征斂殆至匱竭,然蕃虜亦不敢犯境。而性本狂蕩,
視事多率胸臆,雖慈母言不之顧。初為劍南節度使,舊相房琯出為管內刺史,琯
於武有薦導之恩,武驕倨,見琯略無朝禮,甚為時議所貶。永泰元年四月,以疾
終,時年四十。
郭英乂,先朝隴右節度使、左羽林軍將軍知運之季子也。少以父業,習知武
藝,策名河、隴間,以軍功累遷諸衛員外將軍。至德初,肅宗興師朔野,英乂以
將門子特見任用,遷隴右節度使、兼御史中丞。既收二京,徵還闕下,掌禁兵。
遷羽林軍大將軍,加特進。以家艱去職。
朝廷方討史思明,選任將帥,乃起英乂為陝州刺史,充陝西節度、潼關防禦
等使,尋加御史大夫,兼神策軍節度。代宗即位,加檢校戶部尚書、兼御史大夫。
元帥雍王自陝統諸軍討賊洛陽,留英乂在陝為後殿。東都平,以英乂權為東都留
守。既至東都,不能禁暴,縱麾下兵與朔方、回紇之眾大掠都城,延及鄭、汝等
州,比屋蕩盡。廣德元年,策勳加實封二百戶,徵拜尚書右僕射,封定襄郡王。
恃富而驕,於京城創起甲第,窮極奢靡。與宰臣元載交結,以久其權。
會劍南節度使嚴武卒,載以英乂代之,兼成都尹,充劍南節度使。既至成都,
肆行不軌,無所忌憚。玄宗幸蜀時舊宮,置為道士觀,內有玄宗鑄金真容及乘輿
侍衛圖畫。先是,節度使每至,皆先拜而後視事。英乂以觀地形勝,乃入居之,
其真容圖畫,悉遭毀壞。見者無不憤怒,以軍政苛酷,無敢發言。又頗恣狂蕩,
聚女人騎驢擊球,制鈿驢鞍及諸服用,皆侈靡裝飾,日費數萬,以為笑樂。未嘗
問百姓間事,人頗怨之。又以西山兵馬使崔旰得眾心,屢抑之。旰因蜀人之怨,
自西山率麾下五千餘眾襲成都,英乂出軍拒之,其眾皆叛,反攻英乂。英乂奔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