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器趙國珍崔瓘敬括韋元甫魏少遊衛伯玉李承
崔器,深州安平人也。曾祖恭禮,狀貌豐碩,飲酒過鬥。貞觀中,拜駙馬都
尉,尚神堯館陶公主。父肅然,平陰丞。
器有吏才,性介而少通,舉明經,歷官清謹。天寶六載,為萬年尉,逾月拜
監察御史。中丞宋渾為東畿採訪使,引器為判官;渾坐贓流貶嶺南,器亦隨貶。
十三年,量移京兆府司錄,轉都官員外郎,出為奉先令。逆胡陷西京.器沒於賊,
仍守奉先。居無何,屬賊黨同羅叛賊,長安守將安守忠、張通儒並亡匿。又渭上
義兵起,一朝聚徒數萬,器懼,所受賊文牒符敕,一時焚之,榜召義師,欲應渭
上軍。及渭上軍破,賊將崔乾祐先鎮蒲、同,使麾下騎三十人捉器,器遂北走靈
武。
器素與呂諲善,諲引為御史中丞、兼戶部侍郎。從肅宗至鳳翔,加禮儀使。
克復二京,為三司使。器草儀注,駕入城,令陷賊官立於含元殿前,露頭跣足,
撫膺頓首請罪,以刀杖環衛,令扈從群官宰臣已下視之。及收東京,令陳希烈已
下數百人如西京之儀。器性陰刻樂禍,殘忍寡恩,希旨奏陷賊官准律併合處死。
肅宗將從其議。三司使、梁國公李峴執奏,固言不可,乃六等定罪,多所原宥,
唯陳希烈、達奚珣斬於獨柳樹下。後蕭華自相州賊中仕賊官歸闕,奏雲:“賊中
仕官等重為安慶緒所驅,脅至相州,初聞廣平王奉宣恩命,釋放陳希烈已下,皆
相顧曰:‘我等國家見待如此,悔恨何及。’及聞崔器議刑太重,眾心復搖。”
肅宗曰:“朕幾為崔器所誤。”
呂諲驟薦器為吏部侍郎、御史大夫。上元元年七月,器病腳腫,月餘疾亟,
瞑目則見達奚珣,叩頭曰:“大尹不自由。”左右問之,器答曰:“達奚大尹嘗
訴冤於我,我不之許。”如是三日而器卒。
趙國珍,牂柯之苗裔也。天寶中,以軍功累遷黔府都督,兼本管經略等使。
時南蠻閣羅鳳叛,宰臣楊國忠兼劍南節度,遙制其務,屢喪師徒。中書舍人張漸
薦國珍有武略,習知南方地形,國忠遂奏用之。在五溪凡十餘年,中原興師,唯
黔中封境無虞。代宗踐祚,特嘉之,召拜工部尚書。大曆三年九月,以疾終,贈
太子太傅。
崔瓘,博陵人也。以士行聞,蒞職清謹。累遷至澧州刺史,下車削去煩苛,
以安人為務。居二年,風化大行,流亡襁負而至,增戶數萬。有司以聞,優詔特
加五階,至銀青光祿大夫,以甄能政。遷潭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充湖南都團練
觀察處置使。瓘到官,政在簡肅,恭守禮法。將吏自經時艱,久不奉法,多不便
之。大曆五年四月,會月給糧儲,兵馬使臧玠與判官達奚覯忿爭,覯曰:“今幸
無事。”玠曰:“有事何逃?”厲色而去。是夜,玠遂構亂,犯州城,以殺達奚
覯為名。瓘惶遽走,逢玠兵至,遂遇害。代宗聞其事,悼惜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