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
魏徵,字玄成,鉅鹿曲城人也。父長賢,北齊屯留令。徵少孤貧,落拓有大
志,不事生業,出家為道士。好讀書,多所通涉,見天下漸亂,尤屬意縱橫之說。
大業末,武陽郡丞元寶藏舉兵以應李密,召徵使典書記。密每見寶藏之疏,未嘗
不稱善,既聞徵所為,遽使召之。徵進十策以幹密,雖奇之而不能用。及王世充
攻密於洛口,徵說密長史鄭頲曰:“魏公雖驟勝,而驍將銳卒死傷多矣;又軍無
府庫,有功不賞。戰士心惰,此二者難以應敵。未若深溝高壘,曠日持久,不過
旬月,敵人糧盡,可不戰而退,追而擊之,取勝之道。且東都食盡,世充計窮,
意欲死戰,可謂窮寇難與爭鋒,請慎無與戰。”頲曰:“此老生之常談耳!”徵
曰:“此乃奇謀深策,何謂常談?”因拂衣而去。及密敗,徵隨密來降,至京師,
久不見知。自請安輯山東,乃授秘書丞,驅傳至黎陽。時徐世勣尚為李密擁眾,
徵與世勣書曰:
自隋末亂離,群雄競逐,跨州連郡,不可勝數。魏公起自叛徒,奮臂大呼,
四方響應,萬里風馳,雲合霧聚,眾數十萬。威之所被,將半天下,破世充於洛
口,摧化及於黎山。方欲西蹈咸陽,北凌玄闕,揚旌瀚海,飲馬渭川,翻以百勝
之威,敗於奔亡之虜。固知神器之重,自有所歸,不可以力爭。是以魏公思皇天
之乃睠,入函谷而不疑。公生於擾攘之時,感知己之遇。根本已拔,確乎不動,
鳩合遺散,據守一隅。世充以乘勝餘勇,息其東略;建德因侮亡之勢,不敢南謀。
公之英聲,足以振於今古。然誰無善始,終之慮難。去就之機,安危大節。若策
名得地,則九族蔭其餘輝;委質非人,則一身不能自保。殷鑑不遠,公所聞見。
孟賁猶豫,童子先之,知幾其神,不俟終日。今公處必爭之地,乘宜速之機,更
事遲疑,坐觀成敗,恐兇狡之輩,先人生心,則公之事去矣。
世勣得書,遂定計遣使歸國,開倉運糧,以饋淮安王神通之軍。俄而建德悉
眾南下,攻陷黎陽,獲徵,署為起居舍人。及建德就擒,與裴矩西入關。隱太子
聞其名,引直洗馬,甚禮之。徵見太宗勳業日隆,每勸建成早為之所。及敗,太
宗使召之,謂曰:“汝離間我兄弟,何也?”徵曰:“皇太子若從徵言,必無今
日之禍。”太宗素器之,引為詹事主簿。及踐祚,擢拜諫議大夫,封鉅鹿縣男,
使安輯河北,許以便宜從事。徵至磁州,遇前宮千牛李志安、齊王護軍李思行錮
送詣京師。徵謂副使李桐客曰:“吾等受命之日,前宮、齊府左右,皆令赦原不
問。今復送思行,此外誰不自疑?徒遣使往,彼必不信,此乃差之毫釐,失之千
裡。且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寧可慮身,不可廢國家大計。今若釋遣思行,不問
其罪,則信義所感,無遠不臻。古者,大夫出疆,苟利社稷,專之可也。況今日
之行,許以便宜從事,主上既以國士見待,安可不以國士報之乎?”即釋遣思行
等,仍以啟聞,太宗甚悅。
太宗新即位,勵精政道,數引徵入臥內,訪以得失。徵雅有經國之才,性又
抗直,無所屈撓。太宗與之言,未嘗不欣然納受。徵亦喜逢知己之主,思竭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