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君集張亮薛萬徹(兄萬均盛彥師盧祖尚劉世讓劉蘭李君
羨等附)
侯君集,豳州三水人也。性矯飾,好矜誇,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藝,乃以武勇
自稱。太宗在藩,引入幕府,數從征伐,累除左虞侯、車騎將軍,封全椒縣子。
漸蒙恩遇,參預謀議。建成、元吉之誅也,君集之策居多。太宗即位,遷左衛將
軍,以功進封潞國公,賜邑千戶,尋拜右衛大將軍。貞觀四年,遷兵部尚書,參
議朝政。時將討吐谷渾伏允,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以君集及任城王道宗
併為之副。九年三月,師次鄯州,君集言于靖曰:“大軍已至,賊虜尚未走險,
宜簡精銳,長驅疾進,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此策不行,潛遁必遠,山障為阻,
討之實難。”靖然其計,乃簡精銳,輕齎深入。道宗追及伏允之眾於庫山,破之。
伏允輕兵入磧,以避官軍。靖乃中分士馬為兩道併入,靖與薛萬均、李大亮趣北
路,使侯君集、道宗趣南路。歷破邏真谷,逾漢哭山,經途二千餘里,行空虛之
地。盛夏降霜,山多積雪,轉戰過星宿川,至於柏海,頻與虜遇,皆大克獲。北
望積玉山,觀河源之所出焉。乃旋師,與李靖會於大非川,平吐谷渾而還。十一
年,與長孫無忌等俱受世封,授君集陳州刺史,改封陳國公。明年,拜吏部尚書,
進位光祿大夫。君集出自行伍,素無學術,及被任遇,方始讀書。典選舉,定考
課,出為將領,入參朝政,並有時譽。
高昌王麴文泰時遏絕西域商賈,太宗徵文泰入朝,而稱疾不至,詔以君集為
交河道行軍大總管討之。文泰聞王師將起,謂其國人曰:“唐國去此七千裡,涉
磧闊二千里,地無水草,冬風凍寒,夏風如焚。風之所吹,行人多死,當行百人
不能得至,安能致大軍乎?若頓兵於吾城下,二十日食必盡,自然魚潰,乃接而
虜之,何足憂也!”及軍至磧口,而文泰卒,其子智盛襲位。君集率兵至柳谷,
候騎言文泰克日將葬,國人鹹集。諸將請襲之,君集曰:“不可,天子以高昌驕
慢無禮,使吾恭行天罰,今襲人於墟墓之間,非問罪之師也。”於是鼓行而前,
攻其田地。賊嬰城自守,君集諭之,不行。先是,大軍之發也,上召山東善為攻
城器械者,悉遣從軍。君集遂刊木填隍,推撞車撞其睥睨,數丈頹穴,拋車石擊
其城中,其所當者無不糜碎,或張氈被,用障拋石,城上守陴者不復得立。遂拔
之,虜其男女七千餘口,仍進兵圍其都城。智盛窮蹙,致書於君集曰:“有罪於
天子者,先王也。天罰所加,身已喪背。智盛襲位未幾,不知所以愆闕,冀尚書
哀憐。”君集報曰:“若能悔禍,宜束手軍門。”智盛猶不出,因命士卒填其隍
塹,發拋車以攻之。又為十丈高樓,俯視城內,有行人及飛石所中處,皆唱言之,
人多入室避石。初,文泰與西突厥欲谷設約,有兵至,共為表裡。及聞君集至,
欲谷設懼而西走千餘里,智盛失援,計無所出,遂開門出降。君集分兵略地,遂
平其國,俘智盛及其將吏,刻石紀功而還。君集初破高昌,曾未奏請,輒配沒無
罪人,又私取寶物。將士知之,亦競來盜竊,君集恐發其事,不敢制。及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