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客師令問彥芳)李勣(孫敬業)
李靖,本名藥師,雍州三原人也。祖崇義,後魏殷州刺史、永康公。父詮,
隋趙郡守。靖姿貌瑰偉,少有文武材略,每謂所親曰:“大丈夫若遇主逢時,必
當立功立事,以取富貴。”其舅韓擒虎,號為名將,每與論兵,未嘗不稱善,撫
之曰:“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初仕隋為長安縣功曹,後歷駕部員
外郎。左僕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皆善之。素嘗拊其床謂靖曰:“卿終當坐此。”
大業末,累除馬邑郡丞。會高祖擊突厥於塞外,靖察高祖,知有四方之志,因自
鎖上變,將詣江都,至長安,道塞不通而止。高祖克京城,執靖將斬之,靖大呼
曰:“公起義兵,本為天下除暴亂,不欲就大事,而以私怨斬壯士乎!”高祖壯
其言,太宗又固請,遂舍之。太宗尋召入幕府。武德三年,從討王世充,以功授
開府。時蕭銑據荊州,遣靖安輯之。輕騎至金州,遇蠻賊數萬,屯聚山谷。廬江
王瑗討之,數為所敗。靖與瑗設謀擊之,多所克獲。既至硤州,阻蕭銑,久不得
進。高祖怒其遲留,陰敕硤州都督許紹斬之。紹惜其才,為之請命,於是獲免。
會開州蠻首冉肇則反,率眾寇夔州,趙郡王孝恭與戰,不利。靖率兵八百,襲破
其營,後又要險設伏,臨陣斬肇則,俘獲五千餘人。高祖甚悅,謂公卿曰:“朕
聞使功不如使過,李靖果展其效。”因降璽書勞曰:“卿竭誠盡力,功效特彰。
遠覽至誠,極以嘉賞,勿憂富貴也。”又手敕靖曰:“既往不咎,舊事吾久忘之
矣。”四年,靖又陳十策以圖蕭銑。高祖從之,授靖行軍總管,兼攝孝恭行軍長
史。高祖以孝恭未更戎旅,三軍之任,一以委靖。其年八月,集兵於夔州。銑以
時屬秋潦,江水泛漲,三峽路險,必謂靖不能進,遂休兵不裝置。九月,靖乃率
師而進,將下峽,諸將皆請停兵以待水退,靖曰:“兵貴神速,機不可失。今兵
始集,銑尚未知,若乘水漲之勢,倏忽至城下,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
縱彼知我,倉卒徵兵,無以應敵,此必成擒也。”孝恭從之,進兵至夷陵。銑將
文士弘率精兵數萬屯清江,孝恭欲擊之,靖曰:“士弘,銑之健將,士卒驍勇,
今新失荊門,盡兵出戰,此是救敗之師,恐不可當也。宜自泊南岸,勿與爭鋒,
待其氣衰,然後奮擊,破之必矣。”孝恭不從,留靖守營,率師與賊合戰。孝恭
果敗,奔於南岸。賊舟大掠,人皆負重。靖見其軍亂,縱兵擊破之,獲其舟艦四
百餘艘,斬首及溺死將萬人。孝恭遣靖率輕兵五千為先鋒,至江陵,屯營於城下。
士弘既敗,銑甚懼,始徵兵於江南,果不能至。孝恭以大軍繼進,靖又破其驍將
楊君茂、鄭文秀,俘甲卒四千餘人,更勒兵圍銑城。明日,銑遣使請降,靖即入
據其城,號令嚴肅,軍無私焉。時諸將鹹請孝恭雲:“銑之將帥與官軍拒戰死者,
罪狀既重,請籍沒其家,以賞將士。”靖曰:“王者之師,義存吊伐。百姓既受
驅逼,拒戰豈其所願?且犬吠非其主,無容同叛逆之科,此蒯通所以免大戮於漢
祖也。今新定荊、郢,宜弘寬大,以慰遠近之心,降而籍之,恐非救焚拯溺之義。
但恐自此已南城鎮,各堅守不下,非計之善。”於是遂止。江、漢之域,聞之莫
不爭下。以功授上柱國,封永康縣公,賜物二千五百段。詔命檢校荊州刺史,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