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妃上
高祖太穆皇后竇氏太宗文德皇后長孫氏賢妃徐氏高宗廢后王氏良娣
蕭氏中宗和思皇后趙氏中宗韋庶人上官昭容睿宗肅明皇后劉氏睿宗昭
成皇后竇氏玄宗廢后王氏玄宗貞順皇后武氏玄宗楊貴妃
三代宮禁之職,《周官》最詳。自周已降,彤史沿革,各載本書,此不備述。
唐因隋制,皇后之下,有貴妃、淑妃、德妃、賢妃各一人,為夫人,正一品;昭
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各一人,為九嬪,正二
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寶林二十七人,
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其餘六尚諸司,分典
乘輿服御。龍朔二年,官名改易,內職皆更舊號。咸亨二年復舊。開元中,玄宗
以皇后之下立四妃,法帝嚳也。而後妃四星,一為正後;今既立正後,復有四妃,
非典法也。乃於皇后之下立惠妃、麗妃、華妃等三位,以代三夫人,為正一品;
又置芳儀六人,為正二品;美人四人,為正三品;才人七人,為正四品;尚宮、
尚儀、尚服各二人,為正五品;自六品至九品,即諸司諸典職員品第而序之,後
亦參用前號。
然而三代之政,莫不以賢妃開國,嬖寵傾邦。秦、漢已還,其流浸盛。大至
移國,小則臨朝,煥車服以王宗枝,裂土壤而侯肺腑,洎末塗淪敗,赤族夷宗。
高祖龍飛,宮無正寢,而婦言是用,釁起維城。大帝孝和,仁而不武,但恣池臺
之賞,寧顧衽席之嫌?武室、韋宗,幾危運祚。東京帝后,歿從夫諡,光烈、和
熹之類是也。高宗自號天皇,武氏自稱天后,而韋庶人生有翌聖之名,肅宗欲後
張氏,此不經之甚,皆以兇終。玄宗以惠妃之愛,擯斥椒宮,繼以太真,幾喪天
下。歷觀前古邦家喪敗之由,多基於子弟召禍。子弟之亂,必始於宮闈不正。故
息隱鬩牆,秦王謀歸東洛;馬嵬塗地,太子不敢西行。若中有聖善之慈,胡能若
是?《易》曰“家道正而天下定”,不其然歟!自後累朝,長秋虛位,或以旁宗
入繼,母屬皆微,徒有冊拜之文,諒乏“關雎”之德。今錄其存於史冊者,為
《后妃傳》雲。
高祖太穆皇后竇氏,京兆始平人,隋定州總管、神武公毅之女也。後母,周
武帝姊襄陽長公主。後生而發垂過頸,三歲與身齊。周武帝特愛重之,養於宮中。
時武帝納突厥女為後,無寵,後尚幼,竊言於帝曰:“四邊未靜,突厥尚強,願
舅抑情撫慰,以蒼生為念。但須突厥之助,則江南、關東不能為患矣。”武帝深
納之。毅聞之,謂長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許人,當為求賢夫。”
乃於門屏畫二孔雀,諸公子有求婚者,輒與兩箭射之,潛約中目者許之。前後數
十輩莫能中,高祖後至,兩發各中一目。毅大悅,遂歸於我帝。及周武帝崩,後
追思如喪所生。隋文帝受禪,後聞而流涕,自投於床曰:“恨我不為男,以救舅
氏之難。”毅與長公主遽掩口曰:“汝勿妄言,滅吾族矣!”
後事元貞太后,以孝聞。太后素有羸疾,時或危篤。諸姒以太后性嚴懼譴,
皆稱疾而退,惟後晝夜扶侍,不脫衣履者,動淹旬月焉。善書學,類高祖之書,
人不能辨。工篇章,而好存規戒。大業中,高祖為扶風太守,有駿馬數匹。常言
於高祖曰:“上好鷹愛馬,公之所知,此堪進御,不可久留,人或言者,必為身
累,願熟思之。”高祖未決,竟以此獲譴。未幾,後崩於涿郡,時年四十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