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網路小說 > 玄幻魔法 > 舊唐書 > 卷三十五 志第十五

卷三十五 志第十五 (第1/6頁)

◎天文上

《易》曰:“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是故古之哲王,法垂象以施化,考庶徵

以致理,以授人時,以考物紀,修其德以順其度,改其過以慎其災,去危而就安,

轉禍而為福者也。夫其五緯七紀之名數,中官外官之位次,凌歷犯守之所主,飛

流彗孛之所應,前史載之備矣。

武德年中,薛頤、庾儉等相次為太史令,雖各善於占候,而無所發明。貞觀

初,將仕郎直太史李淳風始上言靈臺候儀是後魏遺範,法制疏略,難為佔步。太

宗因令淳風改造渾儀,鑄銅為之,至七年造成。淳風因撰《法象志》七卷,以論

前代渾儀得失之差,語在《淳風傳》。其所造渾儀,太宗令置於凝暉閣以用測候,

既在宮中,尋而失其所在。玄宗開元九年,太史頻奏日蝕不效,詔沙門一行改造

新曆。一行奏雲,今欲創歷立元,須知黃道進退,請太史令測候星度。有司雲:

“承前唯依赤道推步,官無黃道遊儀,無由測候。”時率府兵曹梁令瓚待制於麗

正書院,因造遊儀木<木羕>,甚為精密。一行乃上言曰:“黃道遊儀,古有其術而

無其器。以黃道隨天運動,難用常儀格之,故昔人潛思皆不能得。今梁令瓚創造

此圖,日道月交,莫不自然契合,既於推步尤要,望就書院更以銅鐵為之,庶得

考驗星度,無有差舛。”從之,至十三年造成。又上疏曰:

按《舜典》雲:“在璇樞玉衡,以齊七政。”說者以為取其轉運者為樞,持

正者為衡,皆以玉為之,用齊七政之變,知其盈縮排退,得失政之所在,即古太

史渾天儀也。

自周室衰微,疇人喪職,其制度遺象,莫有傳者。漢興,丞相張蒼首創律歷

之學。至武帝詔司馬遷等更造漢歷,乃定東西、立晷儀、下漏刻,以追二十八宿

相距星度,與古不同。故唐都分天部,洛下閎運算轉歷,今赤道歷星度,則其遺

法也。後漢永元中,左中郎將賈逵奏言:“臣前上傅安等用黃道度日月,弦望多

近。史官壹以赤道度之,不與天合,至差一日以上。願請太史官日月宿簿及星度

課,與待詔星官考校。奏可。問典星待詔姚崇等十二人,皆曰:‘星圖有規法,

日月實從黃道,官無其器,不知施行。’甘露二年,大司農丞耿壽昌奏,以圓儀

度日月行,考驗天運。日月行赤道,至牽牛、東井,日行一度,月行十五度;至

婁、角,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此前代所共知也。”是歲永元四載也。明年,

始詔太史造黃道銅儀。冬至,日在鬥十九度四分度之一,與赤道定差二度。史官

以校日月弦望,雖密近,而不為望日。儀,黃道與度運轉,難候,是以少終其事。

其後劉洪因黃道渾儀,以考月行出入遲速。而後代理歷者不遵其法,更從赤道命

文,以驗賈逵所言,差謬益甚,此理歷者之大惑也。

今靈臺鐵儀,後魏明元時都匠解蘭所造,規制樸略,度刻不均,赤道不動,

乃如膠柱,不置黃道,進退無準。此據赤道月行以驗入歷遲速,多者或至十七度,

少者僅出十度,不足以上稽天象,敬授人時。近秘閣郎中李淳風著《法象志》,

備載黃道渾儀法,以玉衡旋規,別帶日道,傍列二百四十九交,以攜月遊,用法

頗雜,其術竟寢。

臣伏承恩旨,更造遊儀,使黃道執行,以追列舍之變,因二分之中以立黃道,

最新小說: 全民養成:提前氪金百億繫結女帝 惡毒女修不裝了,開局五個道侶 血劍開天 全球妖變 我被女巫當成了魔神 穿越後繫結貓系統,靠充值當仙帝 御獸:從契約史萊姆開始 從囚徒到司辰 八道橫行 兩界:我以武道問長生 都市之國術無雙 冥王的黑月光又掉馬了 萬仙來朝 喚神雷!畫神符!小郡主震驚全帝都! 玄幻:重瞳融合輪迴眼,一招一個須佐真龍 仙界兇險:我苟在高武亂世顯聖! 我的師父強無敵 天榜 最狂瞎子:退後我要開始斬神了 另類修仙的我,氣哭百萬修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