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
高祖神堯大聖大光孝皇帝姓李氏,諱淵。其先隴西狄道人,涼武昭王暠七代
孫也。暠生歆。歆生重耳,仕魏為弘農太守。重耳生熙,為金門鎮將,領豪傑鎮
武川,因家焉。儀鳳中,追尊宣皇帝。熙生天錫,仕魏為幢主。大統中,贈司空。
儀鳳中,追尊光皇帝。皇祖諱虎,後魏左僕射,封隴西郡公,與周文帝及太保李
弼、大司馬獨孤信等以功參佐命,當時稱為“八柱國家”,仍賜姓大野氏。周受
禪,追封唐國公,諡曰襄。至隋文帝作相,還複本姓。武德初,追尊景皇帝,廟
號太祖,陵曰永康。皇考諱昞,周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襲唐國公,諡曰仁。
武德初,追尊元皇帝,廟號世祖,陵曰興寧。
高祖以周天和元年生於長安,七歲襲唐國公。及長,倜儻豁達,任性真率,
寬仁容眾,無貴賤鹹得其歡心。隋受禪,補千牛備身。文帝獨孤皇后,即高祖從
母也,由是特見親愛,累轉譙、隴、岐三州刺史。有史世良者,善相人,謂高祖
曰:“公骨法非常,必為人主,願自愛,勿忘鄙言。”高祖頗以自負。大業初,
為滎陽、樓煩二郡太守,徵為殿內少監。九年,遷衛尉少卿。遼東之役,督運於
懷遠鎮。及楊玄感反,詔高祖馳驛鎮弘化郡,兼知關右諸軍事。高祖歷試中外,
素樹恩德,及是結納豪傑,眾多款附。時煬帝多所猜忌,人懷疑懼。會有詔徵高
祖詣行在所,遇疾未謁。時甥王氏在後宮,帝問曰:“汝舅何遲?”王氏以疾對,
帝曰:“可得死否?”高祖聞之益懼,因縱酒沉湎,納賄以混其跡焉。十一年,
煬帝幸汾陽宮,命高祖往山西、河東黜陟討捕。師次龍門,賊帥母端兒帥眾數千
薄於城下。高祖從十餘騎擊之,所射七十發,皆應弦而倒,賊乃大潰。十二年,
遷右驍衛將軍。
十三年,為太原留守,郡丞王威、武牙郎將高君雅為副。群賊蜂起,江都阻
絕,太宗與晉陽令劉文靜首謀,勸舉義兵。俄而馬邑校尉劉武周據汾陽宮舉兵反,
太宗與王威、高君雅將集兵討之。高祖乃命太宗與劉文靜及門下客長孫順德、劉
弘基各募兵,旬日間眾且一萬,密遣使召世子建成及元吉於河東。威、君雅見兵
大集,恐高祖為變,相與疑懼,請高祖祈雨於晉祠,將為不利。晉陽鄉長劉世龍
知之,以告高祖,高祖陰為之備。
五月甲子,高祖與威、君雅視事,太宗密嚴兵於外,以備非常。遣開陽府司
馬劉政會告威等謀反,即斬之以徇,遂起義兵。甲戌,遣劉文靜使於突厥始畢可
汗,令率兵相應。六月甲申,命太宗將兵徇西河,下之。癸巳,建大將軍府,並
置三軍,分為左右:以世子建成為隴西公、左領大都督,左統軍隸焉;太宗為
敦煌公、右領大都督,右統軍隸焉。裴寂為大將軍府長史,劉文靜為司馬,石艾
縣長殷開山為掾,劉政會為屬,長孫順德、劉弘基、竇琮等分為左右統軍。開倉
庫以賑窮乏,遠近響應。秋七月壬子,高祖率兵西圖關中,以元吉為鎮北將軍、
太原留守。癸丑,發自太原,有兵三萬。丙辰,師次靈石縣,營於賈胡堡。隋武
牙郎將宋老生屯霍邑以拒義師。會霖雨積旬,饋運不給,高祖命旋師,太宗切諫
乃止。有白衣老父詣軍門曰:“餘為霍山神使謁唐皇帝曰:‘八月雨止,路出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