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今日做早膳的老胡,除卻早膳的玉尖面,還有羹湯也很拿手,最為有名的就是“十遠羹”。
玉尖面,講究的是新鮮,煮麵的水要“寬、清、開”,老胡的玉尖面澆頭也多,什麼瑤柱、蟹黃、三鮮、雞絲...吃得薛明玉一臉的飱足。
也算薛明玉有口福,早上的玉尖面不過是個引子,據說午膳會做老胡的拿手絕活,十遠羹。
所謂十遠羹,有些和福壽全相類。只是做法有些繁雜,用料也很講究。
裡頭的石耳、石發、石線、海紫菜、鹿角脂菜、天花蕈、沙魚、海鰾白、石決明、羊、蝦....這些不是海貨就是珍貴的山貨,或是難得一見的珍饈,本就難以收齊。就說那石耳,可是長於懸崖峭壁陰溼石縫中,極為難採。
林國公府因著個林鵬和林暖暖祖孫兒倆,很有些“食不厭精,燴不厭細”的意思,卻並不喜歡奢靡,食物多是就地取材,
也並不在乎是否就是珍貴,故而這十遠羹,林國公等人雖極為喜歡,卻很少收起了讓老胡做,今日也是巧極。
從前雖不曾湊齊十味料子,因本著“十品不足,聽闕”的規矩,偶然做了,總覺得有些不足。如今恰好得了,老胡還不可勁兒地一展身手?
不說薛明玉,旁的幾人如薛明珠也想嚐嚐加了石耳後,十品齊全的十遠羹是否如林暖暖所說,清冽甘甜,別有風味。
至此,薛郡主也就忘卻了林小郡主早間要親自下廚之言。
至於林暖暖,她自不是一門心思想要做膳,心裡想的竹筍燜肉,實在是心思飄向了旁處。
皆是因著昨兒月黑風高,意亂情迷..
嗯,皆因著薛世子冰面消融,待她又異常溫柔,更是送了她一個親手製的玉簪子,林小郡主一時心情激盪,深覺得無以為報,耳邊正好有風吹過,帶出竹葉沙沙,就順便想起了竹筍悶肉來...
要說起來,這兒郎同小娘子之間的思緒,真是不同,你送我簪子,我送你肉,這可不就是天差地別?
其實於薛明睿來說,什麼肉,什麼筍的,怎麼能比得過林小郡主那雙水潤的杏眸,怎麼能比得過林小郡主那雙粉嫩嫩、水嘟嘟地絳唇...
咳咳,
潛伏於邊上,看著林煜之不假他人之手,提著一筐子東西入了林國公府的薛世子,晃神間想起了昨晚上小丫頭說的竹筍悶肉,腦中不由浮現出小郡主皓齒紅唇來....
也罷,待林煜之的事情瞭解,他定要嚐嚐林小郡主的唇..
非也,非也,是不俗不瘦的竹筍悶肉。
跟在林煜之後頭,眼看著自家大爺拿著那袋子加足了料的山耳入了林國公府的小廝,臉上露出詭異的笑,摸著腮幫子去給黃氏報信去了。
薛明睿長臂一揮,自有暗衛跟在小廝身後去了。
不明所以的薛明玉用罷早膳,也不再揪著林暖暖不放,只是同林小念兒一道,繞著手指,百無聊賴地坐等老胡的那道十遠羹。
“玉姐姐可知那十遠羹是何滋味?”
林念兒年歲小,沒吃過的東西不知凡幾,他心裡有個願望,就是好好學兵法,好好讀聖賢書,
還有就是——
跟在自家姐姐身後,吃遍天下美食、逛遍天下名山。
後頭的,也只能在心裡默默地想,自家姐姐說,好男兒志當存高遠,雖林小念兒更喜歡姐姐的“民以食為天”,
可他知道,自己得要立起來,做許多瑣碎的,費心的事情,往後才能護住姐姐,不讓姐姐再勞神。
“沒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