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一點,主要和我們的教育制度有關。
肖鋒不否認現在國內的教育體系,其實是全世界而言,相對最公平的教育體系。
這套體系,甚至可以讓普通家庭的孩子,也有機會接觸到精英教育。
但這套教育體系也有他自己的問題,那就是他會扼殺孩子的創新能力。
而國外提倡快樂教育的那些孩子們,雖然長大成人之後,很多不能成為高等級人才。
但從這些孩子裡被選拔出來的那些人,確實在創意裡面方面,也就是發散思維方面,確實是比我們牛逼。
這一點可以從任何領域的設計方面就能看得出來。
比如服裝設計,工業設計,軟體設計等等,任何一個領域的開山立牌的大師,就沒有咱們H國人。
就算是有,那也是海外華裔……
而說起創意,這一點,肖鋒最佩服的就是米國人。
因為現在全世界在創新領域最強的,也就是米國人。
哪怕德國和日本的工業也很厲害,但他們過分嚴謹的民族性,也讓他們在創新領域表現的不如米國人那麼厲害。
你就說水果手機,在水果沒有退出愛瘋之前,誰能想到手機還可以這麼設計?
甚至可以說正是愛瘋的出現,才界定了智慧機和普通2G手機的區別。
一塊能滑動,觸碰操作的大螢幕,直接掀翻了當年的手機霸主諾基亞。
還有就是特斯拉,這家在汽車行業表現越來越像當年愛瘋手機的企業也是如此。
你就說在沒有特斯拉之前,有那家企業能夠想到車子的外形可以這麼設計?
就算有那麼幾家設計過類似概念車的企業,也沒人敢把那樣的概念車量產出來。
另外在他們沒出現之前,又有哪個汽車廠商,敢把PAD搬到汽車上,直接做成汽車的綜合控制系統?
別的不說,當年特斯拉才一亮相,哪怕各種技術還不成熟,充一次電只能跑二百多公里的時候。
可光是他那拉風科幻的外形,還有裡面的那塊大PAD,就已經吸引了無數眼球。
甚至讓很多人覺得,這才是未來汽車應該有的樣子。
而到現在,他們終於做好了成本控制之後,他們已經開始漸漸走上了當年蘋果制霸手機業界的路了。
在轉回到第九實驗室身上,搞科研也是一樣需要設計的。
說白了就是需要腦洞大,你想要得到那樣一個實驗結果,那麼在沒有可供參考的前提,和標準的情況下,你就要設計一套可行的實驗方案。
而這個實驗方案,就是最需要考驗科研人員腦洞的時候了。
以往我們的基礎科研做的好,因為基礎科研不需要動腦子,只要根據前任設定好的路線去一步步的實驗,累計資料就可以了。
可一旦需要得到某種新物質,需要創新實驗模式的時候,這時我們就拉胯了。
而這次肖鋒過來,就是因為之前何小君和他反映過這方面的問題。
他們到底該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才能夠解放他們手裡這些科研人員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