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個地方的腫瘤,實在太難切了。
不像其他地方的手術,你可以把病患的部[文學館 ]位傷口開大,擴大手術視野,讓病患處充分暴露在醫生的視線範圍之內,讓人可以看到患處。
然後根據腫瘤的情況,近些開刀切除。
可是長在這個地方就不行了,你沒辦法在開大刀口,因為開大刀口的話,因為頭骨無法在長回去。
以目前醫學界的技術,開到額頭就已經是極限了,在開大,那大腦就要掉出來了。
而且尤其是隱藏在左右大腦中間的位置,往往最難下手。
大腦又不想腸子,或者肝臟腎臟之類的臟器。
如果手術視野不夠,膽子大的醫生們,甚至可以把肝臟,或者腎臟承托起來,展開手術,甚至縫合。
只要不把血管神經弄斷就可以了。
可是你總不能把大腦從顱腔內拽出來手術,然後在放回去吧?
要是有人敢那麼做,恐怕病人早就嗝屁了。
所以很多腦補的手術,對現在的神經外科醫生而言都是一個大難題。
但也不是沒辦法,比如在X光機,或者CT機的照射下堅持手術的。
但這樣做有個壞處,那就是醫生要暴露在透視射線的照射之下。
雖然醫生們都會穿防護服,但肯定不能保證百分百不吃射線的。
所以這樣的手術,對醫生的損害也非常大,而且穿著防護服做手術,也會大大影響醫生們的手術精度。
所以非到萬不得已,沒有任何醫生願意選擇,做這樣的手術的。
畢竟一個做不好,就可能會砸了自己的招牌。
但現在在看了霍夫曼醫生如何活用3D透視成像裝置之後,很多神經外科的醫生也動了心思。
這3D透視成像裝置,說起先程序度,那可比X光,CT機什麼的牛逼多了。
最關鍵是這種透視成像裝置,按照他的原理來說,是沒有透視射線危險的。
那麼如果在這種裝置的輔助下,是不是可以更好的完成那些手術視野不好的手術呢?
這就又成了一個熱門話題。
很多醫生,在有了想法之後,立刻就成立了討論和實驗小組。
所以最近一段時間,雖然霍夫曼醫生並沒做什麼太過出彩的手術,但卻依舊讓他在華國醫療的圈子裡是名聲大噪。
因為他和他的技術出現,給很多華國醫生都帶來了新的思路。
所以現在霍夫曼醫生,就成了香餑餑,已經被很多國內的醫院邀請去一邊做飛刀手術,一邊做演講培訓。
聽了關振海這麼一說,肖鋒還真是沒想到,這個霍夫曼,居然以這樣的一種方式,在華國成名了。
不過這樣也好,原本還猶豫將來那些技術到底是不是讓霍夫曼出面呢。
現在看來,沒問題,這位老哥穩了。
有了在華國成名的基礎,將來在國際上揚名,也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