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三星也是他們的大股東,雖然三星手裡也有足夠的貨款,可惜說道交貨順序,對不起,永遠是臺積電第一。
一方面是因為阿斯麥當年起家時候用的就是溼式光刻法,幹掉了尼康和佳能的乾式光刻法。
而當時發明溼式光刻法的就是來自寶島的人才林本堅。
另外一方面原因就是,阿斯麥表面上是一家荷蘭企業,可其實他骨子裡卻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美國企業。
所以還是他們背後的老闆決定了,每年誰可以拿到更多的貨物。
對於米國人來說,自然是沒什麼威脅的臺積電,率先拿貨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也是為什麼三星雖然號稱全產業鏈,手機晶片也非常強,但在頂級晶片的生產技術和產能方面,卻總是比臺積電落後一代,甚至半代的主要原因。
因為最頂級的光刻機,他們總是比臺積電晚半年,甚至一年,才能拿到貨。
所以在生產研發的技術方面,他們自然是落後臺積電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至於日本的尼康和佳能,呵呵,那就對不起了。
你要等到阿斯麥給臺積電和三星完全供貨之後,才能從阿斯麥拿到貨。
而等他們拿到貨的時候,人家臺積電和三星,已經拿到下一代最頂級的光刻機了。
這就是現在尼康和佳能慢慢沒落下來的主要原因。
而且現在他們基本已經拿不到米國公司的訂單了,也就只有IBM和英特爾,在三星和臺積電產能滿線時,才會給他們一些訂單。
想現在移動終端的大廠們,比如蘋果,高通,基本都不會找尼康和佳能代工了。
所以現在他們只能靠國內廠商的訂單苟活著,主要的生意夥伴也就是索尼,和松下,或者有時會給豐田本田做一些代工。
在不,平時主要的產能,也就都給了他們自己的相機部門。
和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稱霸整個晶片製造行業的時代比起來,他們現在已經是真真切切的完犢子了。
不過正所謂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別看尼康和佳能,現在比起三星,和臺積電這樣的晶片大廠是不行了。
但是比起我國的那些晶片企業而言,人家還是至少保持著領先兩代的技術優勢。
不過現在的尼康和佳能也同樣面臨著一個問題。
那就是在被阿斯麥趕超之後,他們原本非常重視的研發部門,現在已經是越來越不行了。
上世紀八九是年代的時候,當他們還是光刻領域的霸主的時候,這兩家公司都有著非常強大的科研團隊。
可是後來隨著被阿斯麥的趕超,市場也被阿斯麥奪取了百分之九十之後,他們的研發部門也就漸漸的沒落了。
現在他們已經淪落到,要從阿斯麥購買光刻機了,由此可見他們的研發部門已經沒落成了什麼樣子。
而今年的大流行病危機,更是重創了日本的經濟。
儘管日本政府發放了大量的補貼,來提振日本的經濟,避免日本的中小企業倒閉。
可就是這麼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已經有三百多家中小企業倒閉破產了。
中小企業的日子不好過,大企業的日子也同樣難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