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在等一個翻盤的機會。
其實此前H公司被米國制裁的時候,這兩家日本企業,就已經幾次三番悄悄對H公司示好了。
當時國內媒體也有過報道,說什麼日本某家企業願意與H公司展開合作。
其實這並不是空穴來風,其實就是這兩企業,在國內僱傭的人,在試水。
一來是看看H公司這方面是否有回應,而來也是要看看米國人那邊會是什麼態度。
不過後來米國人很明確的給出了回應,直接來了第三次加碼的極限施壓。
任何使用米國技術,和米國製造裝置的企業,都不準給H公司提供晶片。
這一下就斷了那兩家日本企業的路子,所以從那次之後,有日本企業要和H公司合作的新聞就再也沒出現過了。
但其實這兩家企業的技術實力,還是有的。
畢竟我們國內現在最先進的晶片製造企業,能有的光刻機,也不錯才是能生產28nm製程的。
甚至到現在也還是在搞研發階段,還沒有說能夠成功製造出28nm製程的晶片呢。
而日本那邊的技術,其實已經是領先咱們國內不止三代了。
考慮到碳奈米管晶片的生產過程,其中有一部分是和矽晶晶片重合的。
就比如在碳晶圓上面,光刻蝕刻電路圖,這個過程。
這些可都是需要光刻機來完成的,所以肖鋒就讓福源慎太郎在日本境內對那兩家企業動手。
打算從那兩家企業,招募一些成手過來。
雖然裝置,可能搞不定,但能夠搞來一些核心的技術人員,那也是相當OK的。
就比如我們國內現在的LED顯示屏的技術,不就是從南朝國挖人才搭建起來的產業鏈嘛。
只不過,我們一直沒能從三桑還有LG挖到核心的技術人員。
所以我們在LED這一塊的突破速度,才會比較慢。
而這次讓福源慎太郎從尼康還有佳能挖人,那就不一樣了。
這兩家企業,現在主要的業務都是在相機上面。
比如尼康就是單反相機領域的霸主,佳能緊隨其後,而且在數碼相機方面,佳能也獨樹一幟,有著相當強的實力。
而現在他們的晶片領域,就比較差了。
因為技術實力代差的緣故,現在主要的晶片代工都被臺積電和三桑搶走了。
米國人又刻意不給尼康和佳能訂單,現在這兩家企業的光刻領域,只能靠國內企業的一些訂單或者。
可日本國內才過大的市場啊?
所以他們的光刻機領域,只能說是苟活著。
這樣一來,那裡員工的薪資待遇方面自然是不太高。
而這就方便了福源慎太郎對這兩家企業上下其手了。
現在的福源慎太郎,可是日本國內有名實業家。
他從兩家企業挖人,開出來的薪水那可不是一般人能抗拒的了的。
所以這段時間,在他的幫助下,肖鋒可是從日本挖了不少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