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早在19年MIT的一個科研團隊,就用14000顆碳奈米管,製造了一個16位的微處理器。
而在我國,雖然也有科研團隊在展開碳奈米管的晶片方面的研究,但在技術方面,卻從來沒有公開過。
具體效果如何,誰也不好說。
而最近因為被米國制裁的緣故,他們團隊此前在討論該如何繞開米國人的制裁的時候。
她手下就有工程師提出過,不如轉進開始研究碳奈米管晶片的製造。
當時還一度引起了熱烈的討論,可惜最後這個想法被方總給斃掉了。
因為現在公司內部懂得碳奈米管晶片製造的人,根本就沒幾個。
甚至國際上的專家都不多,而且在這個領域數得上號的專家,也基本都在米國。
想要把這些人給請來,給華威工作,那顯然不現實。
而就算在國內,真正熟悉並且瞭解碳奈米管的人都不多,他們想要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又該如何展開?
就算他們捨得投入,也敢於在這個領域嘗試創新,可問題第公司等不起啊!
也許等個十幾二十年,他們能在這個領域有所突破,可等到那個時候,可能公司都特麼黃了。
而現在,他們在濱城這麼一家突然冒出來的星火科技,居然發現了碳奈米電晶體晶片。
你說這方總如何還能坐得住?愛心999
雖然他手下的工程師,已經和她確認再三。
可方總還是忍不住,跟著那個工程師來到了顯微鏡前。
直到親眼在顯微鏡裡確認了那可晶片上的,並不是傳統矽基晶片被光刻機蝕刻出來的溝槽,而是用碳奈米電晶體搭建出來的架構之後。
她才算是徹底的確認了,這顆真的是傳說中的碳奈米管晶片。
而在確認了這個晶片之後,方總一下就忍不住淚眼模糊了。
我們華國終於有一門自己拿得出手的技術了!
而且這枚晶片的發現,可以說這絕對是真正的彎道超車的體現。
有了這麼晶片,那麼他們可以做的事情就真的太多太多了。
哪怕被國外限制的再兇,我們也不怕,因為我們已經跳出了你們的體系。
說起這碳奈米管晶片的好處,那可真是太多太多了。
就電子傳輸速度而言,因為是在碳奈米管內進行傳輸,就比矽基晶片快了成百上千倍。
最關鍵的是,在電子傳輸的過程中,因為是在碳奈米管內部,所以還避免了電子之間的糾纏和干擾的問題。
所以碳奈米管晶片的執行速度和效率可要比矽基晶片高太多了。
所以在效率和速度方面,碳奈米管晶片比起矽基晶片,就有這天然的優勢。
基本上同等規格製程的晶片,碳奈米管晶片的執行速度和效率,對比矽基晶片那都是十倍起步。
而且兩者的生產過程也有很大的不同之處,當然在製造碳基晶元,以及光刻或者蝕刻的過程,這其中有很多工序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