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C羅在曼聯,以及在皇馬的前半期,都是採用大步流星的奔跑方式。那個時候是因為他還年輕,身體素質好,腿部爆發力強。所以他更加習慣那種奔跑的方式,他的速度也非常快。”
肖鋒笑著開始給何小君解釋了起來。
“可是在後來,當他看到他的另外一位隊友卡卡,也是因為也喜歡採用這樣的奔跑方式。可卻因為被後衛頻繁侵犯受傷,最後導致了習慣性並且難以恢復的傷勢,最後狀態一落千丈,迅速隕落,不得不早早離開主流聯賽,到美國大聯盟去養老之後,他就已經產生了要改變踢法的主意……”
事實上大步流星的衝刺和帶球方式,可不止是C羅最擅長,其實有個人比他做的更好。
而這個人就是卡卡,卡卡的帶球跑姿態,可以說絕對是世界上最瀟灑,最具衝擊力的。
而且他帶球奔跑的速度,甚至比有些人無球跑動的速度還要快,當然這也是和他的球感,以及獨特的帶球節奏有關。
在他最巔峰的時候,很難有球員能夠從狂奔的卡卡腳下斷掉皮球。
不過後來,當人們開始熟悉了他的獨門技巧,就開始琢磨著怎麼破掉他的獨門絕招。
於是打亂他的奔跑節奏就成了大家最常用的一招,其中一些後衛就比較喜歡用比較髒的小動作,比如追不上的時候,就在後面踢卡卡的後腳跟。
而這樣的動作,看似並不怎麼危險,但其實對運送員的傷害卻往往非常巨大。
就比如卡卡這種奔跑方式,因為每一步的步幅跨的都非常大,有時候他後腳蹬出去的時候,前腳都還沒著地。
這樣就相當於他整個人都騰飛在空中,而這個時候如果有人踢他的後腳跟,就會破壞他人在空中的平衡。
而且這個時候他也是非常脆弱的,因為他在空中根本就沒有借力點。
所以結果要麼就是狠狠的摔倒地上,要麼就是在落地時人體會自動進入自我保護機制。
這樣一來,落地的時候就很容易會扭傷腳踝,要麼就是拉傷肌肉。
而卡卡的腹股溝拉傷的陳年老疾,就是因為這樣的小傷日積月累造成了最後難以治癒的老傷。
等到一上了年紀,身體素質開始走下坡路,那在激烈的對抗當中,就會隔三差五傷病復發。
這也正是卡卡在皇馬期間,一直狀態不佳,甚至兩年打的比賽數量都不足三十場的主要原因。
傷傷停停的狀態,也徹底把他從巔峰狀態中拉了下來。
而C羅也可以說是近距離目睹了卡卡從巔峰狀態隕落的最親近的人之一。
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他的團隊,就已經開始決定,讓他改變踢球,帶球的方式了。
要知道以前,C羅可是非常喜歡帶球過人的,可是後來他的團隊一直建議他,儘量減少帶球過人。
如果非得要帶球過人,那也要改變以前的技術動作,就比如從奔跑開始。
像他以前那種奔跑的方式,雖然看起來氣勢很猛,但效果卻不一定最佳,最關鍵是還非常容給人留下犯規的破綻。
因為你在奔跑的時候,每一步都步幅特別大,而且還不留餘力,這樣別人在給你犯規的時候,你連自我保護的力氣就都沒有了。
而當時的另外一個典型案例就是梅西。
作為世界上另外一個最著名的球王,梅西絕對可以說是當世過人王。
而在他上了年紀,運動能力已經明顯下降的情況下,他依舊能夠保持超強的禁區前單兵爆炸的能力。
那梅西靠的是什麼?
他靠的就是超快的腳下頻率,以及超快的運球節奏。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梅西帶球的時候,很少有大步流星的衝刺,他帶球都是小碎步帶球衝擊的模式。
看似每一步的步幅都不大,但頻率卻非常快,正因為他腳下速度夠快,所以別人才很難能斷的下他的球。
而且因為步幅小,別人就先犯規,他也能有餘力做好自我保護動作,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梅西這樣的帶球過人王,可幾乎他的職業生涯卻很少有受到重大的傷病。
尤其是肌肉和韌帶方面的重大傷病,梅西幾乎都沒有。
這就和他獨特的帶球方式有關,步幅小,頻率快,而且精度還高。
也正是因為比較了梅西和卡卡的帶球突破方式之後,C羅的技術團隊才給他提出了改變奔跑以及運球方式的建議。
而後來C羅也根據自身的特點,開始了訓練。
因為他個頭比梅西高大許多,所以他沒有梅西那麼低的重心,想要像梅西那麼快頻率的觸球運球,也並沒那麼容易。
所以他就採用了百米跑運動員的方式,在結合自身的特點,練出了自己獨特的奔跑模式。
所以在C羅三十歲之後,我們再看他在球場上全力衝刺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