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上午球隊就按照佩萊格里尼的要求,進行戰術訓練。
而到了下午,就是每個人自身的強化訓練。
身體素質差的就練身體,技術弱的就抓緊時間補強各方面的技術。
而孫澤林就明顯感受到了,自己身體的變化。
光是按照澤曼教練的訓練要求,執行了幾天,他就已經感受到了非常明顯的變化。
原本單薄的胸膛,現在比以前最起碼厚實了一寸。
肩膀也比以前寬了,甚至大腿都比以前粗了一圈。
這樣的變化,讓他感覺是欣喜若狂,最近幾天在參加球隊的訓練賽的時候,他雖然還是不能堅持打滿全場,但卻已經能夠踢滿七十五分鐘了。
要知道佩萊格里尼教練的訓練標準可從來都不低,按照他的要求,大家要在球場上一直跑。
目前國際上最頂級的歐洲聯賽,一場高強度的比賽下來,一名球員需要奔跑一萬一千,到一萬兩千米左右。
而最頂級的俱樂部,比如歐冠級別的,平均每名球員的奔跑要達到一萬五千米左右。
而在亞洲,在H國,一場比賽下來,球員的奔跑距離,也就在七千米到八千米左右。
而現在的佩萊格里尼,則明顯把這個距離個拉長了。
經過澤曼團隊半個月左右的調整訓練,球員們的身體素質和體能都明顯比以前強了許多。
現在一場高質量的訓練賽,基本都能做到奔跑九千米左右。
雖然距離世界頂級聯賽,還有很大的差距,但這樣的跑動距離在中超,甚至亞洲而言,都已經可以傲視群雄了。
而且這才只訓練了半個月左右的時間,如果時間再長一點,那大家的提升肯定會更加明顯。
另外就是球員們的球感在使用那臺機器訓練大家的反應速度,已經接球能力之後,都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這裡面最關鍵的就是,安東尼帶領的技術團隊,給大家帶來的一整套特訓裝備上面。
要知道以往,對於球員來說,過了十八歲,基本就不會再怎麼漲球了。
就算再漲,漲的也是各種經驗意識,可是球技真的就不會再怎麼漲了。
停球該停五米遠,還是會停五米遠,球感是絕對不會隨著你的年齡增長而增長的。
所以說很多球員,經常被球探一看,就會打上潛力有限的標籤。
就是因為他的技術已經定型了,而足球運動員一旦球技已經定型了,那真的也就決定了你今後成長的上限了。
而在濱城名廚隊,安東尼的技術團隊,卻讓大家見到了打破上限的可行性。
首先每一名球員在上午進行比賽訓練的時候,都會被要求穿上一套類似外骨骼裝甲似得感測裝置。
這套裝置,會把你在比賽中每一個動作都給記錄下來。
他會記錄你的發力過程,比如你在發力時肌肉的發力過程。
你面對來球的時候停球時,小腿肌肉是怎麼發力,上半身是怎麼協調的。
甚至還會記錄你在對抗的過程中,身體肌肉是怎麼發力的。
在記錄了三天之後,就會資料匯總,然後安東尼的技術團隊會根據你肌肉發力的資料,分析你動作到底錯誤在哪裡。
為什麼你會犯這樣的錯誤,然後會把這些錯誤告訴運動員,讓他們在大腦裡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