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就是,人家青訓的質量非常高,請來教技術的基層教練,都是最擅長玩小技術的南美教練,尤其是巴西教練。
正是和巴西人學到了那些小技術,然後又在今後的青訓中,能夠在大量高質量的實戰當中去運用這些小技術。
從而熟練的掌握這些技術,所以才催生了今天的亞洲霸主日本隊。
而反觀我們?
首先教小球員技術的,就是一幫以前在聯賽裡排不上號的球痞,先不說人品,首先他們自己技術都不怎麼樣。
就算他們不搞其他,他們自己的技術都不過關,又能教給小孩子們什麼好的技術?
其次,就是真正的青訓體系了。
要知道日本的青訓體系,其實就是真正的校園足球。
從小學開始培養孩子們的足球興趣,到初中開始就有全國大賽,而人家高中的足球全國大賽那氣氛,水準就不必說了。
而且人家的聯賽球隊,就是從高中隊裡選拔青年球員的。
人家是結結實實的在貫徹校園足球,讓小孩子們真正的在學校裡學習足球,去踢足球,卻感受足球的樂趣。
一年五十幾周,人家從小學開始,一年下來,真正的高質量的比賽,就能夠有超過五十場。
而在這五十場比賽當中,小球員們就會把自己學到的技術,活靈活現的應用到比賽當中。
並且不斷的總結進步,從而真正掌握合理運用身體和技術,並且能夠精確控球的技巧。
這樣一來,到了成年隊比賽當中,哪怕他們身體不佔優勢,可他們也知道該如何去和身體素質更好的球員對抗。
而反觀我們?
本來青訓教練就不咋地,而青訓更是一塌糊塗。
說是搞校園足球,可在學校裡,更多的確實再讓孩子們跳惺惺作態的足球操。
別說踢足球了,體育課都經常被其他老師霸佔。
甚至有的學校更是乾脆禁止孩子們踢足球,理由是怕孩子們在踢球時受傷,家長來找學校的麻煩。
這就讓肖鋒想起了一個詞:因噎廢食!
至於聯賽的青訓體系,那更是以他糊塗。
雖然足協明文規定,每隻中超球隊必須要有自己的不同年齡段的梯隊。
可事實上呢?又有幾個球隊在真正的搞青訓?
投資方的老闆們,只注重眼前的成績。
他們寧可一擲千金,一年話幾個億,請來一堆洋外援,也不願意花錢在青訓上。
因為花錢請外援,能夠讓球隊成績立竿見影的提高,可投資青訓,呵呵,那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培養出一兩個合格的球員呢。
所以我們的青訓體系,真的是讓人一言難盡。
人家日本小球員,一年能夠有超過五十場的高質量的比賽,去打磨自己的技術。
而我們呢?呵呵,一年能有超過十場真正高質量的比賽就不錯了。
正因為沒有高質量的比賽,所以小球員們,哪怕是學了再多的技術。
平時在無對抗的情況下,球技在花哨,可到了真正真槍實彈比賽的時候,也是一樣抓瞎。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球員,平時看影片的時候,覺得他們技術一個個都非常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