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現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太陽能板的光電轉化率,也就只有百分之十二而已。
當然這還是最高的資料,要在大晴天,日早充足的情況下才能達到的資料,而且日照時間還要足夠長才行。
大多數時候,這種太陽能板的光電轉化率,其實只有百分之七八而已。
更可悲的是,即便是這種其他國家用的最好的太陽能板,居然也是炎國生產的。
一想到這,弗蘭克真想衝過去,把這房子的窗戶玻璃都拆下來。
看看炎國人到底是怎麼研究出這樣先進的太陽能板的。
家裡三塊大玻璃,大概六平方的太陽能板,居然每天就能產生十七八度的電。
這也太是哪個啦!
最關鍵是,人家售樓小姐還說了,如果你覺得不夠,你還可以假裝。
安裝公司會根據你家的環境,選擇新的地方,再給你加裝幾塊太陽能板。
而有了這些太陽能板,你就能靠買電費賺取更多的收益。
而且你家裡的電動車充電也將不會是問題了。
而就在這售樓小姐說起這些的時候,突然弗蘭克又想起了一個問題。
那就是最近他們研究所,一直在關注的一個問題。
就是製造業回流炎國的問題。
沒錯,此前經過一系列的政策調整,很多外資的製造業企業,其實已經紛紛流入到了東南亞國家。
比如南越等等國家,就新開了很多製衣和做鞋的企業。
可是最近一段時間,他們發現這些低端製造業企業,又開始又紛紛回流炎國的傾向。
之前他們是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會回流呢?
要知道最近十幾年來,隨著炎國的發展。
他們國內的地產價格水漲船高,這就導致了他們國內的人工成本也在幾句提升。
所以很多低端製造業產業,都紛紛轉移到了人工成本低的國家和地區。
可為什麼現在他們又要回流炎國呢!
這會兒他有點琢磨過味兒來了,應該是他們的用電成本下來了。
要知道此前工業用電,也一直是世界各國最頭疼的問題。
就比如在亞美利加,工業用電的價格就一直很高,也是很多工廠最高的支出成本。
在歐洲和日韓也同樣如此,在東南亞就更不用說了。
因為基礎設施不足,還有技術不夠,很多東南亞國家的電都始靠進口的。
就比如最近幾年好像風生水起的南越,他們的電就有很多一部分是進口炎國的。
而現在炎國搞出了轉化率這麼高的太陽能板,據說他們在國內也開始搞了很多太陽能專案。
再加上還有了鈉電池這種高階的儲能裝置,這樣一來,困擾他們國家的能源問題不就得以解決了嘛。
可憐之前大家一直把關心的重點放在他們每年從國外進口多少石油上面。
可大家卻忽略了,實際上他們進口石油,其實大部分是用到化工領域的。
而用在汽車能源領域的好像並不多。
最近一段時間,他在炎國出入一直都是做計程車,所以還真沒怎麼開過車。
對炎國的汽油價格,他也不是很瞭解。
所以這會兒,他突然有個想法,那就是明天去炎國租一輛車,去加油站看看炎國的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