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能夠給國家培養源源不斷的技術工人,光是這幾樣,這家公司哪怕不交稅,咱們都願意。
甚至如果他遇到什麼困難,國家層面都願意出錢補貼他們,讓他們挺過去。
事實上,這種企業,不正是德國那種中小企業的聯合體嘛!
可惜這樣的企業,目前國內就那麼幾家,而且實力夠級別的,一個巴掌都數的過來。
如果能有十個巴掌的數量,這樣的企業,咱們就可以真正的超越日本,真正號稱追趕米國了。
可能有些人會懷疑說,這不是扯淡嗎?
咱們不早就超越日本追趕米國了嘛?
確實如果光說GDP,咱們確實是早就超越日本,追趕米國了。
可問題是實際上,我們和日本,還有米國真正的差距,不是在經濟體量上。
而是在真正硬核的核心科技方面。
在這方面,我們真的差日本太遠了。
別看現在咱們有名廚集團,有第九實驗室,有星火科技,有菊花公司。
這些企業也確實很厲害,可問題是在日本這樣的企業有很多。
三菱重工,三井造船,松下,馬紮克,發那科,也許論規模沒有名廚集團,第九實驗室那麼大。
可你要說核心技術,這些企業,哪家手裡都賺著那麼一兩項,別家怎麼樣也繞不開的技術。
所以別看咱們經濟的規模是超越了日本很多了,但你要說經濟的質量,我們比如日本還差了至少二十年。
至於說米國,那就更不用說了。
也許在某些特定的尖端領域,我們在星火科技和第九實驗室的助理下,已經是追趕上,甚至超越了米國。
但是在大多數的基礎領域,我們距離米國還很遠。
甚至早就有人說過,米國哪怕是原地踏步,三十年不動,我們都夠嗆能追趕上人家。
雖然這話說的略有誇張,但你也不得不承認,在某些領域,人家說的確實是事實。
也正因為明白,咱們和米國那邊的差距。
所以咱們的領導才越發的堅定決心,培養像名廚集團這樣的企業。
而且你看似是在培養名廚集團,可實際上名廚集團就是一顆大樹,他還在培養著成百上千的其他中小企業。
就比如漢光列印,還有妙手手術機器人,日升電梯,神農科技等等這些最近人們耳熟能詳的獨角獸公司,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名廚集團主導的勸業基金扶持起來的。
在這方面就是國家也非常佩服他們的眼光。
事實上為了扶持這些有技術,有特色的科創型企業。
國家幾乎在每個省份,都設立有專項扶持基金。
可問題是,他們後來遇到的申請扶持的企業,其中有大多數都是來騙補貼的。
真正能做出成績的,那絕對是少之又少。
這情況,就和國內那幫大學老師,一個個都拼命的發論文一樣。
可最後他們發出去的論文,大多數都成了灌水的水文。
甚至連今年的某位諾獎學者都在記者會上說了,龍國的大學應該專注於學術研究。
不要把更多的心思花到寫論文灌水上面。
這可相當於當面打臉了,確實聽了讓人很不舒服,但你也不得不服人家說的就是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