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比如前段時間西非某個小國發生的政變,而那個國家就掌握著來一個巨大的鐵礦礦藏。
雖然還沒開發,但某些國家和公司已經是交了不少錢,掌握了該鐵礦的股份了。
可這政變一發生,那鐵礦開採就遙遙無期了。
這樣一來,世界鐵礦的話語權,就又從新回到了歐美的手裡。
而這次的銅礦的走勢,則是完全超出了他們的預期。
這就讓他們既是有些失望,同時有非常害怕了。
因為以前他們這些資本和資源巨頭,一直是隱藏在這個巨大的市場後面,偷偷躺著賺錢的。
可如果銅礦這一塊失手的話,那後面就還有鐵礦等等一系列礦產資源,可能都要是去控制。
畢竟誰知道龍國是從哪搞來這麼多礦產資源的?
因為這些農產品,可是會嚴重影響到龍國畜牧業飼料的價格的。
可隨著那該死的名廚集團開始進軍農業,他們搞出的新型玉米品種。
不但可以大量產出玉米,還能夠用來提煉乙醇,這就已經影響到了飼料,和清潔能源的價格。
最近這兩種大宗商品的遠期期貨價格,都開始出現了鬆動,甚至已經開始掉頭向下了。
要知道這還是大流行病氾濫兩年以來,頭一次有這樣的大宗商品價格開始出現鬆動下調的。
玉米價格的鬆動,自然也就引起了大豆價格的鬆動,最近一段時間大豆的價格也已經開出出現明顯的下調了。
畢竟人家玉米已經找到了新的產出了,如果你這邊大豆還不降價,人家直接就去進玉米去了。
反正靠玉米一樣能做成優質的飼料,大不了讓畜養的牛羊們,多吃點玉米,少吃點大豆。
進口的大豆就只用來榨油就好了。
所以玉米價格下跌,勢必也會帶動大豆的價格下跌。
而玉米大量提煉乙醇,也讓龍國在替代清潔能源方面,有了更多的選擇。
原本還琢磨著從中東那邊進口大量的天然氣的,甚至已經和米國簽訂了一個長期供應天然氣的合同。
可是最近他們卻開始放緩對天然氣的進口了,這就讓中東狗大戶和米國的能源商人們頭疼了。
畢竟雖然雙方是簽訂有長期供貨的協議,可問題是協議的價格是隨行就市的。
這就是說,到時候天然氣的價格漲了,他們的供貨價也要漲,天然氣價格跌了,他們的價格也會隨之降下來。
可問題是人家購買天然氣的頻率和要價不一樣了。
比如以前人家是平均到每個月都要收購一筆,這樣他們早就可以根據訂單需求來排期。
而且因為天然氣的不耐儲存的特性,所以這玩意一般都是現產現賣。
可問題是人家訂單不穩定,這個月要,下個月就不要,這樣一來,他們就沒辦法操縱價格了。
如果他們的需求穩定,甚至每到了冬季都會需求旺盛的話,那他們自然可以早早根據預期,然後找出各種理由抬高價格。
可現在他們突然發現,這一招不好使了……
事情正朝著漸漸失控的方向在發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