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一改還可以踢足球,反正在這方面,名廚集團還是挺捨得本錢的。
大家也是沒人一個宿舍單間,生活條件,和進廠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而且船上還有網,大家還可以隨時上網和家裡聯絡。
所以雖然每天的日常工作是枯燥了一些,但倒也不難捱。
陳成是很快就適應了下來,當然這工作也不都是這麼簡單的。
船長和大副,可是要時時檢視各種天氣預報的。
他們要根據天氣預報,來調整航向,躲避大洋上的暴風雨。
保證船隻每天儘量遊走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天氣好的地方,就多停兩天。
一旦有風暴來襲,就趕緊挪窩換地方。
就這麼走走停停,一晃就是三個月過去了。
這時他們也已經豐收了兩茬了,這時就會有一艘補給船過來。
一邊是把船上收割的玉米給轉運下來,另外一方面,則是把新的種子給他們送過來。
陳成和他的夥伴們,這時就要把新的種子種上。
這時,船上的燃油什麼的也消耗的差不多了,船長決定返航去南興島看看。
於是他們就又從南海地區開始往回走,又是一個多星期的功夫。
他們就回到了南興島,可這是在看到這個當初還在填海建造的小島時,陳成和他的夥伴們都傻了。
這還是當初他們看到的那個島嗎?
說實話,當初第一眼看到這個所謂的島的時候,大家都很不以為然。
因為當時,這玩意雖然叫島,可實際上卻根本就不是島,只能說是在幾片礁石附近填沙子,填出來的一個大號的礁盤。
那時候,也就一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積。
可是現在,這裡已經是綠樹成蔭了,一眼都望不到邊。
他們的船繞著島轉了一圈,才發現,這個島,這時候最少都有五十平方公里了。
而這時,圍繞島嶼的建設,卻依然沒有停。
三艘吹沙船,依舊是圍繞著這個島,在不停的吹沙子。
小島上,這時也是綠樹成蔭,好一派熱帶風光。
在島嶼的西側,有幾處碼頭,他們的船就停靠在這幾個碼頭上。
和他們一起回來的伊犁號貨輪,停船之後就開始卸貨了。
起重機抓起一個個大網兜,網兜裡都是麻袋,麻袋裡裝著的就都是他們三個月來生產的玉米了。
說實話這玉米,他在船上的時候也偷吃過,水分很大,甜度很高,和市場上賣的水果玉米很像。
可惜這玉米是不上市發售的,據說都是要運回來提煉乙醇的。
這些玉米就是要被送到小島南邊的碼頭區,那邊的碼頭裡停靠著一艘化工船。
玉米會被送到那邊,在哪裡被用來提煉乙醇。
提煉出來的乙醇,據說很搶手。
而提煉後的廢渣,也就是酒糟,就會被做成跟中飼料。
小島的周邊,他們也看到了很多長長的眼神島海里的浮動陽光房。
陽光房的屋頂上就養著很多牛和火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