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啟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說起農業發達,可能人們首先想起的會是米國,或者巴西,阿根廷這樣的國家。
不過這些國家農業發達,那完全是因為他們天賦異稟,國內的自然資源實在太好了。
比如米國,全國可耕種的土地面積,就超過了百分之五十。
世界上第二個能達到這個標準的那就是俄羅斯了。
而俄羅斯最近幾年在農業方面,也是接二連三的取得了重大突破。
尤其是咱們加大了對俄羅斯農產品的採購之後,俄羅斯的農業更是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現在已經成了他們國內僅次於石油的第二大外匯來源收入。
至於巴西和阿根廷那就更不用說了,那完全是老天爺賞飯吃。
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還雨水眾多。
可以說適合搞農業的條件,他們是一樣也不缺,所以他們農業發達,那也是必然的結果。
至於我們,那就不用說了,可以說任何一方面都別人家差的遠了。
全國適合耕種的土地,也就只有那麼一丟丟。
還要養活全國十幾億的人口,說實話負擔真的一點都不輕。
就這樣,咱們每年還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小麥,和大豆,才能滿足國內民眾的基本需求。
而在肖鋒看來,這自然是和我們國內農業科學的落後,以及生產效率底下有關。
而這其實也和咱們國情有著特殊的關係。
因為我們的土地,大多都是屬於國內農民的,每家農戶都有最少幾分,最多幾畝的土地。
因為土地的割裂,所以沒辦法像人家國外那樣去搞大規模的農場集約化生產。
而國外之所以農業發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集中,所以可以大規模的高集約化的農業生產。
就比如米國,土地那都是大把大把的,所以重事農業生產的人數,只佔到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三。
但卻能夠生產出,可以養活全地球四分之一人口的糧食。
即便如此,人家還沒有盡全力呢!
而是採用土地輪作的制度,很多土地都是種一年,然後拋荒兩三年才進行第二輪耕種的。
這樣的條件,咱們也就是看看,眼饞而已。
想想看咱們豫南省的土地,都已經耕作了上千年了。
可即便是現在,也不敢稍有停歇,每年還要承擔全國糧食產業的重要任務。
誰讓咱們全國適合搞農業的平原地帶,也就這麼一塊呢。
至於北方几省,就更不用說了。
建國初期,那是肥沃的黑土地。
可是最近三十年來,自從大多數種植紅線被畫到這幾個省份之後,這裡的土地就一直面臨過度開發的局面。
黑土地的厚度,都已經下降到了瀕危的極限。
甚至很多專家都已經開始呼籲,要減少耕種,保護我們的黑土地了。
由此可見我們的農業天賦,比起人家來,那是落後到了什麼的地步。
這還只是先天的天賦,至於說後面的科技方面,我們落後的那就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