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這個專業,他們則是反過來,教授學生們,如何修理碳奈米管晶片的裝置。
畢竟隨著今後我們碳奈米管晶片的電子半導體裝置,越用越多,推廣面越來越大。
那麼修理這些裝置,也將會是一個重大的課題。
而且這裡面修得好的,自然會被吸收進大學裡繼續深造。
而這些從修理工起家的學生,會更加理解這些碳奈米管晶片裝置的痛點,他們來搞設計,肯定首先想著解決這些痛點,從而大大提升我們碳奈米管晶片的效率。
至於那些沒有進入大學的,以後進入各家工廠,那也差不了。
畢竟這年頭,能夠修理半導體裝置的,那絕對是高精尖人才。
還有濱城醫科大學,也在這所學校,設立了醫療領域器械修理專業。
隨著妙手醫學機器人的發展,現在已經進入到第二代。
這種機器人在全國範圍已經是大面積推廣了,採購和使用這種裝置的醫院和醫療機構是越來越多。
甚至已經開始出口到東南亞一些國家和地區了,甚至日本和南朝國都已經開始採購了一批迴去。
將來如果用得好,那他們採購更多肯定是板上釘釘的事。
那麼將來就需要大把維修和保養這種機器人的人才。
所以這所學校就承接了這種人才的培養任務。
另外什麼修船的,修車的,甚至修潛艇,修飛機的,都在這裡開設了專業。
原本這所學校最初只打算第一批招收個三千人就算了。
可是後來隨著上面越發的重視,學科設立越來越多,課程也是經過多次探討。
最後透過統計,發現第一批次招收兩萬人,才能勉強把所有學科填滿。
這可是把肖鋒下了一跳,原本他只是想開一家技校。
可這搞到現在,他發現這怎麼越做越想大學了?
而且看這趨勢,你根本就停不下來啊!
不過萬幸的是,這所學校,在兩年之後,會進行一個再次的分流。
技術學校,也分為上院和下院。
在透過兩年的專業技術知識,以及一些初級動手能力的培養之後。
這裡的學生會經過一次考試,進行二次分流。
因為實話實說,畢竟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是和在職業技術工人的路線上走下去。
畢竟大部分人都只是普通人,他們並不一定適應這種技術工人的路線。
所以在這次考試過後,會有一半的人被篩選出去。
而這部分學員將會離開這個院校,轉入到下院。
下院就是普通的技術學生培養院校了。
這裡有理髮,廚師,普通汽車修理,挖機,普通計算機維修,程式設計等等專業可供選擇。
當然即便你進入到這所院校,學校方面也不會放鬆管理了。
因為學校的要求就是,哪怕就是個櫥子,從我們這裡出來的也必須是最頂級的廚子。
你想像其他技校那樣混日子,那你最好早點滾蛋。
我們這裡可不收社會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