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們我又雙叒叕開新書了:重啟人生:我能打給十年前的自己,兄弟們幫忙收藏,給幾張推薦!
******************
以前很多家長不願意送孩子進技校,一方面是因為技校實在太拉胯。
一方面則是因為很多技校名聲真的不太好,經常會有校園霸凌事件,和早戀的事情發生。
而且大部分的技校還都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畢業即失業。
很多技校畢業的學生,畢業之後,很少有真正的好企業願意接受,只能自謀出路。
又有哪個家長,願意自己的孩子一輩子打工的?
而且很多人認為工人的工作環境不太好,經常搞得自己一身黑,賺得還少,所以自然沒家長願意讓孩子去當工人。
正因如此,我們的技術工人這一塊才會面臨斷層的危險。
這一點,只要是有一線工作經歷的人想必都能知道,我們的技工階層面臨什麼狀況。
實際上呢,也就是那些國營企業,和央企的生產線上還有一些工匠。
而在民營企業裡,又哪裡有什麼工匠?
大多數就是打工人而已。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一方面是因為分配機制的問題,導致藍領工人和坐辦公室的人員工資分配不均。
因為很多人都更信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那麼當所有人都去讀書了,誰來當工人,誰來種地?
那些讀書不好的人,就只能去當工人,去種地。
關鍵是在宣傳這個方面,讀書人又更喜歡美化讀書人。
比如生意做得好,那就是儒商。
或者很多武俠劇,主人公也大多數都是一個白面書生的形象。
長得又帥,武功又好,還能獲得美女的青睞。
可實際上呢?歷史上能打的,大多都是虯髯壯漢。
不信大家可以去看UFC,去看軍營裡,有幾個是白面書生的?
可卻有些人卻偏偏願意宣傳這種審美形象。
這就導致了社會上的審美畸形,比如近些年娘炮文化氾濫,就是不當審美造成的。
大家看到的那些小鮮肉,大多都符合那種陰柔書生的‘美感’……
塗脂抹粉,小臉刷白……
至於那些五大三粗的工人,滿臉黝黑的莊稼漢,還有黑黢黢的礦井工人,實在太不討喜了。
正因這樣的宣傳越來越多,就導致很多人更願意去讀書,不願意去當工人。
這樣一來,越來越多的家長不願意送小孩去學技工,也就在正常不過了。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本身我國的很多工業體系就比較落後。
就算有一些學校願意認真教,可教給學生的也是落後於時代的技術和知識。
等到學生們出了技校,才發現他們學到的那些技術,到了工廠里根本就沒用處。
因為人家工廠裡用的裝置,都是最新的裝置,而能學到操作維修這種機械的知識,只有大學才教授。
這樣一來,學生們就又不得不面臨失業的局面。
而且很多技校學生能找到的工作崗位,也大多都是普通技術工人的崗位。
一般薪資也就是四五千元,而且工資漲幅還非常慢。
面對現在這樣高昂的物價,這樣的工資哪怕是生活在小縣城都面臨非常大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