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是星火的工程師,回去之後,就用這些機床,在把精度經濟求精提升了一個等級。
然後研發出了幾臺真正高精尖的工業母機,然後在用這些母機,又孵化出了一批高等級的工業母機。
這些工業母機,隨後就被交給了國內的很多兵工廠。
而那些兵工廠在得到這些工業母機之後,可以說是久旱逢甘霖。
很多以前被卡在臨門一腳上的技術,和裝置,都紛紛取得了重大突破。
這其中受益最多的就是空軍,和海軍。
以前一直困擾空軍的航發研製的心臟病,這次直接打通了任督二脈,一舉取得重大突破。
而且有了這批星火科技提供的工業母機,軍方的工程師們,還可以用這些母機。
直接在造出一些他們原來想要,但是卻沒法造出來的特種機床。
再有了這些機床助陣之後,他們直接就把咱們和米國空軍之間以前三十到五十年的技術差距。
直接就給縮小到了十年,雖然還是落後,但最起碼咱們已經能看到鷹醬的尾燈了。
而最最關鍵的是,在裝配了這樣的航發之後,滿足咱們守衛祖國領空的願望是足夠了。
海軍方面那就更不用說了,燃氣輪機加工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以前水面艦艇的功率不足,短腿,還有發動機穩定性差等等問題,都得到了解決。
水面艦艇的戰鬥力,可以說直接來了個一個飛速提升。
至於潛艇方面那就更不用說了……
而這些軍方在不斷突破限制自己的桎梏的同時,自然也就開始減少了海外訂單。
以前一些機床,咱們還是要透過第三方公司從德國和瑞士進口的。
德國卡的嚴一點,瑞士就是睜一眼閉一眼,當然價格也買的比較貴。
其實人家也知道咱們進口那些機床幹什麼,但瑞士畢竟是中立國,對這方面不嚴管。
而德國人控制的就嚴格很多了,當然如果你出的價格夠高,而且也不是涉及非常敏感的裝置生產,他們也願意買一些機床給咱們。
當然品質只能說是中下游的那種,雖然能用,但生產效率肯定不行的。
而這部分收益,都是德國廠商不上賬面的黑色收益。
以往每年這些收益,都不在少數的,可今年這部分的收益突然爆降。
甚至在幾個月時間,突然就歸零了。
而且他們面相民營企業的訂單,也開始大大減少了。
這些德國廠家自然也要查明原委,結果這一查不打緊,突然冒出來的光洋就讓他們很吃驚了。
要說光洋機床,他們自然也知道。
這可以說是目前兔國機床圈的獨苗了。
雖然在兔國南方有幾個靠分沈機成長起來的機床廠,但這些機床廠大多都只針對民營領域。
而且這些企業,也都是老三樣,核心零部件都要靠進口。
但光洋就不一樣,這可是被他們圍剿多年,但卻一直打不掉的一家企業。
這家企業非常的頑強,你說在核心零部件上限制他,他就自產。
雖然效能不如國外的穩定,但也能湊合用。
大家被逼無奈,還真不敢把他逼急了,只能隔三差五給他供應一些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