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熱車一段時間,等車子的水溫上來,其實也就是潤滑油到位之後,才敢大腳油門開車。
可是有了這套系統之後,就完全沒那個必要了。
因為冷車啟動發車這頭十分鐘,完全可以是電驅模式。
等到車子水溫上來了,潤滑油已經到位了,車子就進入真正的混動模式。
時速達到三十公里,就可以切換成發動機驅動模式了。
而且發動機工作的同時,發動機產生的熱量,還可以用來給電池充電。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這套動力回收系統的厲害之處了。
這套動力回收系統,又是星火動力的一個傑作。
就拿豐田的混動車型來說,也是自帶一套動力回收系統的。
而這套系統的工作原理,其實就是當你鬆開油門,或者去踩剎車的時候,電機會逆轉回收能量。
達到減慢車速目的同時,也剛好可以回收一部分能量來給電池充電。
可是這樣充電的效率卻非常慢,想要把車上裝載的行程60公里的鎳氫電池充滿都非常費勁。
更不用提,長城坦克300上裝的行程140公里的鋰電池了。
而其他的混動車型,也都有這樣的問題。
一般大家會選擇兩種方案,一種就是BYD那種,選擇增程模式,發動機工作就是為了給電池充電,車子主要靠電機驅動。
而另外一種,自然就是靠充電樁,給電池充電啦。
而星火動力提供給長城的解決方案,則是讓車子的發動機在工作的同時,一邊工作一邊給電池充電。
很多人可能會奇怪,這要怎麼才能做到呢?
其實很簡單,就是在裝一個渦輪而已。
這車發動機,本來就是2.0T的發動機。
可原來這渦輪是裝在進氣口端的,就是把車子尾氣用來先吹動渦輪。
讓渦輪給進氣口端加壓,相當於給氣缸進氣口這一塊加裝一個鼓風機,加大進氣量。
讓氣缸內部氧氣密度提升,這樣就能燃燒更充分,從而達到提升動力,節省燃油的目的。
而這次星火動力提出的方案,則是在排氣口端,在加裝一個小渦輪。
畢竟燃燒後的尾氣在最後排出去的時候,反正也是要浪費的。
而且熱量高,壓力還大,如果用這氣體推動一個渦輪,那還是很輕鬆的。
而這個渦輪,又能連上電機,在這個時候逆轉,給電池完成充電。
這樣就非常完美的解決了能量的浪費,並且保證能把發動機的能效最大化。
畢竟發動機的熱效率達到百分之四十是極限。
這是說,把發動機透過燃燒油氣混合物,把汽油蘊含的化學能,轉化成動能。
可實際上還有百分之六十的能量,都幻化成熱能,浪費掉了。
而這套動能回收系統,就是利用高壓尾氣,又回收一部分能量。
這個設計理念,可以說絕對是一個創舉。
而最關鍵是把這套理論落實到實處的話,那就足足能把發動機的熱效率提升到百分之五十。
突破了以往人們對發動機熱效率的概念極限…